
6月8日,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区正式启动。
自此,中德两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合作的国内首个落地项目——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也将启动运营,该基地也因此成为工信部批复的第8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基地。
据悉,成都经济开发区(龙泉驿区)正以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为核心起步区,加紧推进“未来汽车城”规划建设,拉动成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对此,龙泉驿区区委常委王伟表示:“龙泉驿区承载着成都汽车产业的发展,整车产量连续6年超过100万辆,去年主营业务收入1723.9亿元,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汽车产业基地第6位。
当前,正瞄准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抓牢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前瞻布局未来赛道,以突破核心技术到实现‘产城融合’的路径,打造生产、生态、生活有机融合的‘未来汽车城’。”
目前,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建设已接近尾声,将于今年7月底投入。
但基地的临时封闭测试区已经建成并完成场地校验,具备14类34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能力,可支撑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临时道路牌照发放,先行满足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产品和车联网标准技术转化应用的测试评价。
根据目标规划,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将建成一个全球规模最大、测试场景最全、技术最先进的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
成都想要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拔得头筹的决心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喊出这一口号的并不止成都一家。
成都只是这股大潮中新晋的一份子而已,这场智联汽车产业链争夺战其实早已拉开帷幕。
▲正在成都测试区进行测试的驭势科技车辆
早在2015年,全国各地各类车联网示范区就已经开始建设,后续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大小小的智能网联示范区已不下50个。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这些示范区已经覆盖了一线城市和中东部二线城市。这就形成了明显的规模效应,各示范区向外“辐射”,拉动了相关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
在示范区的产业扶持下,传统整车产业和零部件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基本都有高规格的智能网联示范区项目落地,各个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很大,相关产业链发展迅速。
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下除成都以金上的七大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2015年6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获工信部批准建设,2016年6月正式开园。
上海试点示范区将分四个阶段从封闭测试区逐步拓展到开放道路、典型城市和城际走廊,形成系统性评价体系和综合性示范平台。到2018年,上海示范区就已经完成200多种测试场景的搭建,部分区域达到1000辆以上的示范车辆规模。
2018年2月,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了测试申请条件,规范了审核管理办法和三方(车辆、驾驶员、管理机构)责任。随后,上海市向上汽集团、蔚来汽车、宝马汽车颁发了路测牌照,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从研发测试向示范应用和商业化推广转变。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重庆示范区:2016年1月27日,工信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在重庆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构建4.5G/5G、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2017年6月23日,位于两江新区的中国汽研研发和测试新基地发布了国内首个“i-VISTA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框架”。
2018年3月14日,重庆市颁布了《重庆市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细则中明确指出,需要规范装配有自动驾驶系统的机动车辆上公共道路开展自动驾驶相关科研、定型试验,有效控制自动驾驶测试潜在风险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浙江(杭州)示范区:2015年9月11日,工信部与浙江省签订了《关于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合作框架协议》。
由工信部和浙江省联合指导,浙江省经信委、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三家联合规划,邀约多家互联网企业共同参与,以桐乡市乌镇和杭州市云栖小镇为核心区域,打造了融合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宽带移动互联网于一体的试验验证示范区。
云栖小镇已经初步建成5G车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可以演示包括绿色出行、快捷停车、V2X等智能交通成果。桐乡也构建了以视频技术为核心的透明示范路,搭建了4G+的宽带移动测试网络,并完成多项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研究与测试。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吉林(长春)示范区:2016年11月1日,工信部、吉林省人民政府《基于移动宽带物联网的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长春举办。
示范工程重点实施LTE-V/5G高速实验网络,开展智能驾驶应用示范,加快建设国内标准智能网联汽车综合示范区,加快建成国内重要的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技术测试验证、评价体验中心。
2017年8月31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在长春净月高新区启明软件园正式开工。2019年,东北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将正式进入实操阶段,可为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和V2X网联汽车提供72种主测试场景和1200个子测试场景。
该示范区是国内首家寒区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测试体验基地。
2018年4月16日,长春市发布《长春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相关定义,规范了智能网联汽车在长春示范区的试验准则,加快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湖北(武汉)示范区:2016年11月3日,国家工信部与湖北省政府签订《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的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的共建协议,将武汉打造成一个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的示范城市。
该项目用5年时间,分三个阶段逐步打造未来智慧城市:首先,以应用带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产业的融合;第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第三,将武汉开发区打造成中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
武汉示范区旨在构建新业态、新模式,并以此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智慧交通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其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系统由平台+数据中心、金融服务、双币基金、双边研究院、智慧小镇等五大支柱构成。
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无锡基地:2016年11月,工信部、公安部和江苏省签订三方协议,在无锡构建国家级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定位于智能交通管理技术综合测试平台、交通警察实训平台和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平台。
无锡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以“智能车特色小镇”为核心,规划了封闭测试区和开放测试区两类测试基地,总规划面积为178亩,两年内扩展至208亩。
无锡示范区的特色是通过一系列指标评估自动驾驶车辆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根据评估结果,为自动驾驶汽车考发“驾驶”执照,对需要进行公共道路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颁发“试验用临时行驶车号牌”,并提供第三方权威测试和认证。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北京市和河北省(京冀)示范区:2016年1月18日,工信部、北京市、河北省共同签订《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框架合作协议》。
京冀示范区封闭试验场位于北京亦庄,总占地面积1371亩,2020年底完成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所有主干道路智慧路网改造。
该示范区按“示范场区-路-城”三步走规划,分阶段部署1000辆全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基于开放道路、半开放道路和封闭道路的多种复杂场景下的应用示范。
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涵盖了京津冀地区城市、乡村、高速85%的交通场景,示范区将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同步进行发展。
2017年6月底,全球第一条V2X潮汐车道正式对外投放使用。
试验道路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至博大大厦路段,道路全长12km,含公交专用道、潮汐车道、主辅路等复杂交通环境,在7个路口部署了20余套设备,并与交通信号灯、路侧标示标牌、可变情报板、施工占道标示等互联。
具有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在该路段行驶,可实现盲区提醒、紧急车辆接近、行人闯入、绿灯通过速度提示、优先级车辆让行等功能。
目前,已有很多智能车企、通讯公司、科研机构等在这条测试道路上进行了智能技术测试。2017年9月6日,正式宣布面向全球企业开展测试,开放道路设有试验位,允许企业申请使用相关设备。
我们为什么最后介绍京冀示范区呢?
因为它刚刚挑起了一场政策与奖金激励的竞争。

x
-
全球最大自动驾驶之城是怎么炼成的? 2024-03-04 10:24
-
15万有骁龙8295,16万配激光雷达,零跑C10发起“配置战” 2024-03-03 14:00
-
大众与小鹏合作首款车型曝光:纯电中型SUV,2026年上市 2024-02-29 15:05
-
英特尔宣布成立全新独立运营的FPGA公司——Altera 2024-03-01 12:47
-
哪吒汽车 All In AI,携手360集团推进大模型产品NETA GPT 上车 2024-03-01 17:21
-
15万有骁龙8295,16万配激光雷达,零跑C10发起“配置战” 2024-03-03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