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已是北京车展第二天,对于各大汽车品牌而言他们都已经在开展的第一天完成了手头最要紧的新车亮相与企业战略的发布。
但随着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的推进,恰逢时机的北京车展给了中国不少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和自动驾驶领域的践行者一次展示的舞台。
他们的展台分布在新旧展馆,在两个展馆不同的角落里,有世界知名的法雷奥、电装,也有刚刚进入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地平线、速腾聚创、哈曼、景驰科技。
他们共同构成了未来汽车发展的不同势力。
新馆W1与W2之间的外场,法雷奥在展厅最显目的位置放置了一辆搭载了48伏电机的A0级的纯电动样车。
这款小型两座电动样车最高续航里程为150 km,最高时速可达100km/h。它可在任何电动车充电桩充电。
法雷奥中国总裁马法龙表示,“由于48伏纯电动样车与高压纯电动解决方案相比更具性价比优势(达20%)。”
这主要因为它不需要配备高压系统出于安全因素而必须安装的部件和系统。
它或是绿色出行的理想方案。
而在自动驾驶领域,法雷奥推出了LiDAR(激光雷达)自动清洁系统。这项技术能保障核心部件LiDAR传感器在任何时候、任何天气情况下都能以最佳状态运行。
该清洁系统配备了一只可伸缩手臂和几个喷嘴,可自动喷出清洗液并清洗传感器。
它仅需 25ml的清洗液,便可替代竞品手动系统所需的100ml使用量。这使得清洗液储存容器更轻、更紧凑,同时也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清洗液可随手臂的延展均匀喷洒在传感器表面,这优化了整个清洗过程。
此外,该清洁系统还可以选配除霜功能,以确保车辆在冬季保持最佳性能,该系统可与所有传统泵无缝连接,可以直接安装,无需改变汽车设计或美学原理。
从2020年开始,这项新技术将配备于某一领先德国汽车品牌的车型上。
针对这项技术法雷奥中国首席技术官顾剑民这样形容,“没有自动清洁系统,就没有自动驾驶。”
2017年底,法雷奥向市场推出SCALA®激光扫描仪,这是汽车行业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量产的激光扫描仪。
而现在法雷奥已拥有全面的传感器组合,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雷达和LiDAR(激光雷达)。
通过传感器融合,法雷奥的技术优势之一便是探测车辆周边环境,并进一步深入处理传感器收集的数据。
可以说法法雷奥研发生产的科技产品正处于当今汽车行业三大技术变革的核心:汽车电气化、自动驾驶和数字化移动出行。
法雷奥展厅对面的综合展厅里,至少有三家零部件供应商将主题放在自动驾驶领域。
而很少在中国公共面前亮相的DENSO(电装)投资有限公司也将展现的技术聚焦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驾驶。
在电装展台一辆透明模型车引起围观,该模型车的核心技术是搭载了高性能驾驶、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驾驶等电装重点研发的现代化智能科技并详细展示了电装的未来移动核心技术(Core Technologies forFuture Mobility)。
上个月,电装宣布将在以色列成立全新的创新型研发团队(innovative satellite R&D team),加快自动驾驶、网络安全及人工智能。
从4月起,电装的这个研发基地将开始与初创企业合作新技术。
而今天电装能够以崭新的面貌亮相北京车展,是要通过快速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先进技术来拓展日本以外的其他海外市场的研发能力。
中国市场将是电装最不可忽视的市场之一。
相比在外场的法雷奥、电装,位于E4展馆内部的哈曼(Harman)展台算是与车企平起平坐了。
哈曼(Harman)展台展示了一辆拥有超大显示屏幕的玛莎拉蒂汽车,该汽车的技术是采用了搭载英特尔创新技术的最新哈曼“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
哈曼新一代“智能驾驶舱”采用贯穿车内中心至副驾车门的大规模QLED屏幕,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一系列选项,并可通过云端为用户量身定制。
这一系统的优势是,驾驶员与副驾乘客可单独使用单个屏幕——驾驶员可以用其访问导航信息或音乐,乘客可以用其玩游戏,或浏览个人选择的视频服务。
此外,位于中控台中央位置的三枚操作旋钮均配备嵌入式的OLED屏幕,分别用于控制空气温度、时间以及访问语音助理,且每个旋钮上都可显示所需功能。
另外,这套控制系统还将在仪表盘正下方配备一个弧形OLED屏幕,用于用户访问A / C控制,进行驾驶设置以及其他各种车辆选项,充分满足下一代智能化座舱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哈曼新一代“智能驾驶舱”搭载了英特尔®凌动™车载处理器Apollo Lake和虚拟化软件ACRN是英特尔®凌动™车载处理器Apollo Lake是专门为门为车载体验所设计的处理器。
Apollo Lake具有强大的计算力和负载整合功能,并具有多个高清视频输出接口,充分满足下一代电子座舱需求。
它可以支持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载驾驶舱体验、数字仪表、后座娱乐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而ACRN是Linux基金会最新发布的一款灵活、轻量的虚拟化软件,满足汽车产品应用场景,其中英特尔为该项目提供了大部分的设计及代码。
ACRN具备高效的实时性和严格的安全性特点,并能通过开源平台不断优化功能设计。ACRN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hypervisor软件和设备模型, 支持众多的I/O设备共享。
车内大屏化、多屏化已然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趋势下以英特尔为代表的芯片提供商将率先获益。
在距离新馆17公里外的老馆里,中国本土初创公司地平线、速腾聚创显得没有那么幸运。
因为场馆偏,他们少了一次真正与外界交流的机会。
但是他们的技术却走在了前面,作为嵌入式人工智能解决方的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发布了新一代自动驾驶处理器征程2.0架构,以及基于征程2.0处理器架构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计算平台Matrix1.0。
本次亮相的Matrix1.0,内置地平线征程2.0处理器架构,最大化嵌入式AI计算性能,是面向L3/L4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可满足自动驾驶场景下高性能和低功耗的需求。依托地平线公司自主研发的工具链,开发者和研究人员可以基于Matrix平台部署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开发、验证、优化和部署。
据介绍,在高性能图像感知方面,Matrix1.0基于稀疏和定点神经网络,可每秒处理720P视频30帧,并支持4路视频的同时输入和实时处理。
实现20种不同类型物体的像素级语义分割,能够精准识别每一个像素点的类别,同时还可实现三维的车辆检测,识别场景中的深度信息,进行距离的识别和判断。
此外,Matrix1.0还能进行行人骨骼识别,判断行人朝向,从而进行行人运动轨迹预测。
由于Matrix1.0可支持20类不同物体的像素级语义分割,因此能够让汽车更好地理解复杂场景,特别是可以应对高度遮挡、快速响应场景下的无人驾驶挑战。比如当行人或者车辆被路边的树木或者其他物体遮挡时,通过像素级的识别,即使只检测到一部分,也能实现正确识别,从而做出响应。
在实现像素级语义分割、三维物体检测、人体骨骼识别等业内领先功能的同时,仍能在31W的低功耗下运行。由于功耗低,该平台不需要水冷系统,已经达到嵌入式自动驾驶应用和产品化水平。
地平线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其新一代自动驾驶处理器——征程2.0正在研发中,而未来在软硬件的进一步协同优化后,征程2.0处理器将可实现更强大的自动驾驶性能。”
与此同时,征程1.0面向智能驾驶的ADAS产品——地平线星云也即将量产上市。
该产品能够同时对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车道线、交通标志牌、红绿灯等多类目标进行精准的实时监测与识别,准确率大于99%,可满足车载设备严苛的环境要求,以及复杂环境下的视觉感知需求,支持L2级别ADAS功能。
而此次展台上还展出了地平线正在和奥迪联合研发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原型车,不久前奥迪驻北京发言人约翰娜·巴斯(Johanna Barth)在接受彭博社采访中公开表示,奥迪已经为中国项目挑选地平线公司为合作伙伴。
据悉,双方将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产品化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共同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的研发和落地,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落地合作。
在地平线展台对面是速腾聚创(robosense),这也是速腾聚创的固态激光雷达在国内是第一次对外公开展出和演示。
本次速腾聚创所展出的MEMS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 M1 Pre,硬件外观虽与年初美国拉斯维加斯CES2018上的一致,但速腾聚创已经将摄像头底层融合技术再次升级。
从现场实测点云的效果来看,点云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据了解,RS-LiDAR-M1 Pre从设计之初就针对自动驾驶量产车需求打造的。它的核心技术在于,使用了先进 MEMS micro mirror 结构颠覆了传统的整体机械旋转结构,并且大大减少激光器的数量,让RS-LiDAR-M1Pre兼具高分辨率、低成本、易量产、容易通过车规等优势,这些优势也正是满足自动驾驶量产车需求的条件。
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速腾聚创(robosense)的展台上还联合了阿里菜鸟、京东、roadstar.ai、驭势、真机智能(苏宁物流)、青飞智能等,30+ 自动驾驶合作伙伴,覆盖了乘用车、商用车、物流车、作业车、园区车,囊括自动驾驶5大落地场景。
可以看出,中国创新科技企业已经逐渐强大起来,并自主掌握激光雷达核心技术。
汽车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出行工具,它们最终形态更将是一个有温度的出行伴侣 。
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网联化的介入,将深刻地影响汽车品牌的特质与走向。
而与此同时,“四化"已是众多车企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之一,无论是提出零伤亡还是零排放。
在这样的时间点上,整合资源将是最重要第一步。
今天站在北京车展上说,不夸张的说,中国初创公司与零部件巨头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平起平坐。
虽然有评论认为,国家对新源与智能网联技术的推进,正吹起一个新的泡沫。
但是如果将这样的泡沫视为一度被认为封闭垄断的汽车工业正敞开怀抱拥抱新力量、新思想,这何尝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政策。
而随着北京、上海、重庆等地陆续发布了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这一政策,这从侧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日益自信的一面。

x
-
永不断电?这次马斯克想把你家变成“发电厂” 2021-05-08 10:54
-
上海车展落幕,一场智能汽车逆袭传统汽车的大戏 2021-04-28 16:53
-
左手DRIVE Orin,右手DRIVE Atlan,黄仁勋靠自动驾驶芯片狂赚80亿美元 2021-04-13 16:56
-
微博CEO首曝享界S9乘坐体验:舒适性、售价超越传统豪华轿车,纯血鸿蒙将上车 2024-06-22 21:50
-
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5.0 2024-06-24 11:17
-
广汽埃安宣布,泰国即将新增6座快充站 2024-06-24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