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侧感知就可以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
你没有看错。
5月13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联合百度Apollo宣布全球首个使用路侧感知就能实现开放道路L4自动驾驶闭环的技术:Apollo Air。
它比L4级别技术突破更厉害,比单车智能系统复杂性更高、涉及的范畴更广。
2018年底,百度正式开源Apollo车路协同方案,标志着百度Apollo开放平台进入了车端和路侧整体开源的新阶段。
而Apollo Air的出现则是百度Apollo在技术实践过程中更加充分意识到无人驾驶系统冗余的必要性,决定通过压强路侧感知技术来夯实车路协同融合感知框架。
需要明确的是,百度下决心投入资源研发纯路侧感知解决方案并不意味着放弃现有基于车路协同的技术路线,是对基础设施全系统压强迭代优化。
尤其是全面提升百度Apollo Robotaxi 的安全性与规模化的服务能力。
百度智能交通产品研发总经理陶吉介绍称,“在Apollo Air技术赋能下,一辆普通的有人车也可能成为一辆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无人车。”
压强视觉感知,Apollo Air秀真技术
作为全球智能出行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百度Apollo把“Air”作为这一次的项目代号,并具备压强视觉感知、V2X、5G无线通信、业界共享的核心能力。
具体而言,使用Apollo Air可以实现三大能力突破:
一、路端感知实现L4级自动驾驶:在没有车端传感器、路端轻量感知前提下,仅利用V2X、5G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车路云协同;相当于替换车载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系统,并能在车路云尺度空间上实现高质量无人驾驶,比起单车智能系统复杂性更高、涉及的范畴更广;
二、持续降维反哺车路协同方案:Apollo Air 迭代的纯路侧感知技术将持续反哺百度的车路协同方案,提升无人驾驶方案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三、开放平台推动行业发展:车路云之间的数据接口将通过开源及标准化方式推动开放、实现业界共享。
可以说,Apollo Air不仅是在一个较稳定的车载自动驾驶系统中替换部分子系统,而是重新在车-路-云的空间尺度上实现一个高质量的无人驾驶系统,并且使用场景更为广泛,应对复杂场景更加从容。
经过不断研究反复测试,目前百度智能交通团队已经完成了Apollo Air纯路侧感知技术在L4真实场景的测试。通过不断打磨迭代Apollo Air纯路侧感知技术,百度会持续反哺现有的车路协同融合解决方案,将技术降维释放到车路协同量产产品。
Apollo Air全面开放,无人驾驶能力强提升
当前,完全自动驾驶汽车与量产智能汽车正进入规模化、商业化量产的关键时期,但是,单车智能还存在大量未能解决的长尾场景安全问题,并不能真正实现车端安全驾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车路协同成为最佳的解决方案。
不过,传统感知层面的车路协同由于通讯不稳定、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受限,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应用。
陶吉在分享会上反复强调了单车智能+车路协同技术的价值。
他认为,“单车智能是自动驾驶的基础,但其感知能力难以完全解决复杂场景的长尾问题,同时自动驾驶汽车生产成本短期居高不下,不足以支撑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规模量产。他认为,单车智能+车路协同是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快速发展的最优解。自动驾驶的落地,必须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两条腿走路。”
这一点将会为百度完全无人车和量产产品带来能力上的全面提升。
过去的一个月,百度Apollo分别公布了完全无人车在北京对公众开放计划和纯视觉量产方案。
这两条路自动驾驶路线对应着,未来三年,百度Apollo在30座城市部署3000辆车和百度Apollo智驾将会覆盖20个城市的城市道路与高速道路以及3-5年内预计前装量产搭载量达到100万台。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Apollo Air技术无疑将会为百度自动驾驶三年目标提速,从而形成,基于车路协同+单车最高技术能力的自动驾驶安全冗余系统。
陶吉认为,“Apollo Air技术替换了一个稳定的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系统,通过车-路-云配合实现自动驾驶。”
这就是百度经常提到的,“聪明的车”+“智能的路”,全面构筑“人-车-路”全域数据感知的智能路网。
在此基础上,百度Apollo还将通过Apollo Air打磨迭代的纯路侧感知技术将持续反哺百度坚持的车路协同融合解决方案,提升百度无人驾驶系统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惊喜的是,与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一样,Apollo Air业界共享。
根据Apollo Air规划,未来,百度Apollo Air还会通过开源、标准化的方式,定期披露相关研发案例和数据,不断明确符合自动驾驶需求的基础设施技术条件,将Apollo Air打造成业界共享的车路协同平台。
从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到Apollo Air业界共享,百度Apollo一直处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制高点,面对完全无人车规模化运营,百度Apollo已经选择了一条最为安全和快捷的路线。

x
-
永不断电?这次马斯克想把你家变成“发电厂” 2021-05-08 10:54
-
上海车展落幕,一场智能汽车逆袭传统汽车的大戏 2021-04-28 16:53
-
左手DRIVE Orin,右手DRIVE Atlan,黄仁勋靠自动驾驶芯片狂赚80亿美元 2021-04-13 16:56
-
英特尔宣布成立全新独立运营的FPGA公司——Altera 2024-03-01 12:47
-
哪吒汽车 All In AI,携手360集团推进大模型产品NETA GPT 上车 2024-03-01 17:21
-
15万有骁龙8295,16万配激光雷达,零跑C10发起“配置战” 2024-03-03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