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单车是可以实现随取随停的租赁服务。通过手机的专用APP自动解锁,使用完毕上锁后,自动结算费用。2016年掀起热潮,近70家公司涉足,超过1600万辆自行车被投放。正好与人口众多的中国市场相契合,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3亿人。
在相关法规尚未完善之前,共享单车业务迅速扩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共享单车数量大幅超过自行车停车场的容纳量,过多的自行车被高高堆在路边,妨碍交通的情况随处可见。此外,押金难退、上私锁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鉴于这种事态,地方政府开始采取措施防范问题。北京市决定暂时禁止共享单车的新增投放,并要求企业配备误差在15米以内的高精度定位装置,以及在APP上标识出禁止停放区。为此,还明确了有可能威胁步行者安全的场所和消防道路等不得指定为停放区的场所。
这一情景似曾相识。一旦认为一个领域具有商机,大批企业和投资者就会蜂拥而至,进而导致混乱。房地产行业曾多次上演这种局面,行情长期剧烈波动。钢铁因投资集中陷入产能过剩,低价的钢材涌向海外,甚至影响了全球的钢铁市场。看到共享单车的激增,不禁给人“旧景重现”的感觉,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
SMBC日兴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肖敏捷指出,以前因过剩投资难以创造利润的企业变成了僵尸,如果在共享单车的竞争中失败,只能退出。与那些亏损也能得到政府维护的国有企业不同,共享单车行业都是民营企业。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就放弃这项业务。这是中国经济迈向市场化的正常进程。
我们应该进一步关注的是丝毫没有减弱的经济活力。肖敏捷表示,中国人对商业创意很饥渴。因此一旦出现商机,资金就会集中而来。共享单车就是其中之一。企业在涉足其中时已经预知竞争将日趋激化,存在被市场淘汰的风险。目前已经出现了倒闭的案例。与其将其批评为“鲁莽”,或许更应该关注中国旺盛的创业热情。
日本正在通过放宽限制来创造商机。而在中国,为新行业制定规则成为了政策课题。这并非是在强化监管,而是旨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交通管制”。如果规则能够使创业的活力免于受创,处于增长放缓过程中的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也将随之下降。

x
-
永不断电?这次马斯克想把你家变成“发电厂” 2021-05-08 10:54
-
上海车展落幕,一场智能汽车逆袭传统汽车的大戏 2021-04-28 16:53
-
左手DRIVE Orin,右手DRIVE Atlan,黄仁勋靠自动驾驶芯片狂赚80亿美元 2021-04-13 16:56
-
微博CEO首曝享界S9乘坐体验:舒适性、售价超越传统豪华轿车,纯血鸿蒙将上车 2024-06-22 21:50
-
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5.0 2024-06-24 11:17
-
广汽埃安宣布,泰国即将新增6座快充站 2024-06-24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