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在2023年开始走上分岔路口。
理想汽车一枝独秀,蔚来和小鹏再次凝望深渊。
随着华为问界、阿维塔、智己在城市NOA领域的进展,“最强智驾”这一标签不再是小鹏汽车的Flag。
此时上市的小鹏G6显然肩负着让小鹏汽车重回聚光灯下的使命。
进入2023年,小鹏汽车为人记住的两件事,一是组织架构调整,二是在宣发上一面硬怼特斯拉一面沿着特斯拉开辟的道路前行。
这是小鹏汽车新的性格吗?
舆论场毁誉参半。
01.
小鹏G6沿着Model Y的路线堵死Model Y
6月29日晚在小鹏汽车广东肇庆工厂,何小鹏跑过长长的T台,他试图在一场一个小时的演讲中重塑小鹏汽车的性格。
在经历去年G9上市混乱的SKU之后,小鹏G6的上市路线图清晰、直接并且粗暴:沿着Model Y的路线堵死Model Y。
从市场定价到新技术、新工艺,小鹏G6全方位对标Model Y 这款今年刚刚拿下全球最畅销的SUV。
在定价上,新车共推出5个版本,售价区间为20.99万元-27.69万元,比Model Y 起步价低了6万元。
其中,
580长续航版Pro售价为20.99万元;
580长续航版Max售价为22.99万元;
755超长续航版Pro售价为23.49万元;
755超长续航版Max售价为25.49万元;
700四驱性能版Max售价为27.69万元。
起步价比预售价低了一万多元,五个版本续航从580公里到755公里。
小鹏G6是小鹏汽车基于全新SEPA2.0扶摇技术架构推出的首款车型。
何小鹏对于这款车的设计主要加答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新一代的智能电动汽车。
它聚焦于两点:
一、聚焦于电:提升续航,提升充电速度、降低能耗,提升电池安全;
二、聚焦于智能:打造对标特斯拉FSD的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大幅提升以全场景语音2.0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体验。
我们先从电的角度看这款车。
从性价比来看,20.99万元的580长续航版Pro版和22.99万元的580长续航版Max最受关注;但这两款车型采用的都是磷酸铁锂的66度电池;与国产Model Y一致;相比而言,三款宣称突破700公里续航的车型采用的都是87.5度的三元锂电池。
而之所以没有堆积电池容量,但实现了更高的续航,百公里耗电量只有13.2kWh; 700四驱性能版Max也只有14.1kWh。
这与小鹏G6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有关:
低至0.248Cd的低风阻设计有关、
全系标配热泵以及更高效的热管理系统、
前后一体式铝压铸以及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带来的车身轻量化。
而充电效率的提升,则是其已经全域采用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与全系标配3C电芯。
小鹏G6在S3/S4超充桩上可实现充电10min续航增加300km。
即使在国家标准快充桩,也能实现800V超快充的普适性,比现下400V车型充电快1倍以上。
02.
对标FSD的小鹏XNGP全系标配
我们再从智能层面来看G6。
先从智驾说起。
小鹏汽车推出的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个全面对标特斯拉FSD的智驾系统。
简言之,只要开启了XNGP,不用担心开启了ACC但没有开启自动变道,也就是小鹏汽车打通了底层逻辑,消费者无需去记忆繁杂的智驾名词,也就是它降低了应用门槛。
做为何小鹏为小鹏G6赋能的最强技术,他对XNGP的评价是“智驾熟了”。
XNGP,基于BEV + Transformer 技术架构,拥有两颗激光雷达在内的31个高性能智驾传感器、由总算力508TOPS的英伟达双Orin-X芯片支持。
XNGP当前具备三大智驾能力:高速NGP、城市NGP、VPA-L停车场记忆泊车,基本可以覆盖用户日常高频用车的三大场景,并做到无缝对接。
智驾网对于这三大场景的智驾表现都有过体验,妥妥的第一阵营。
目前,小鹏汽车已陆续开放广州、上海、深圳、北京的城市NGP功能,XNGP的周用户渗透率已经达到了94.6%,城市NGP效率已接近人类司机90%的水平,高速NGP更是媲美老司机。
而随着XNGP覆盖的场景越来越多,小鹏汽车同步发布的“AI代驾”模式,计划在今年四季度向所有XNGP的车主推出。
AI代驾是Robotaxi提出的概念,接近于无人驾驶或有条件的自动驾驶,但即便今年工信部在政策上为L3放行,AI代驾的推出,小鹏汽车准备为自动驾驶下的车辆事故承担责任了吗?
何小鹏没有在现场对这一可能的风险进行解释,但主打自动驾驶已是小鹏汽车最强化的标签。
下面再来说G6的智慧多场景座舱的两个进步。
一个语音控制可以调用车内更多的功能,一个不功能可组合为不同的场景并可以一键调用或自动执行。
其全场景语音2.0系统,已实现连续指令识别、多音区识别、无网络可使用能力,并拥有全场景免唤醒功能,在车内乘员正常对话中,无需“你好,小P”,即可感知、识别,并响应执行前后排所有乘客的需求。
智慧场景设置其实远不是小鹏汽车首创,这一功能早在三年前的威马W6上即已具备,它可将时间、地点、温度等环境感知设置为触发条件,创建成一个能一键执行或自动执行的场景,实现350+项功能的自由调动及组合。
类似像在下雨场景下,可以自动关闭车窗等。
小鹏G6的智能座舱搭载Xmart OS 4.0车载智能系统,在硬件配置上,标配高通骁龙SA8155P车规级座舱芯片,舱内屏幕没有与G9一致采用贯通屏,而是与Model Y一样采用了14.96英寸悬浮触摸式中控屏。
此外,从一款车的角度看G6,这是小鹏汽车第一次喊出这款车是为驾控而生。
小鹏G9的失败与其操控存在不少短板有关。
相比而言,小鹏G6定位为轿跑SUV,配备了悬架系统:前纯铝双叉臂式和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含横向稳定杆),前悬架采用全铝合金材质.
关键的一点,保时捷团队对其底盘进行了调校。
其百公里加速3.9s,百公里刹车距离33.4m,麋鹿测试极速 82km/h。
在国产电动SUV里这都是逆天的数据。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小鹏宣称全栈自研的800V XPower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它采用了油冷、扁线绕组技术,0.15s可瞬间爆发最大动力输出。
我们相信这一电机肯定是与供应商合作的产品。
03.
小鹏G6是小鹏组织改革的阶段性产品
小鹏G6上市之后,被不少人评价为小鹏汽车背水一战的车型,肩负重振销量之责。
但何小鹏在随后的采访环节表示,“汽车是个长期的事业,一个公司只靠一款车的想法是错误的。”
他说:“小鹏汽车在2024年和2025年还会有非常多的新车,这是一个体系的能力,看谁笑到最后。”
但从他为小鹏G6定下的月销过万的销量来看,小鹏G6事实上不容有失。
6月15日,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何小鹏面对外界关于小鹏汽车正在掉大的怀疑回应说:“今天没有谁拿到船票。下一个五年才会看到谁有可能成功。”
如果小鹏G6不稳,遑论五年之后。
在小鹏汽车不久前发布的2023 Q1数据来看,小鹏汽车确实需要重振士气:营收40.3亿元,同比下降45.9%,净亏损23.4亿元。总交付量为18230辆,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22204辆下降17.9%。
营收、毛利双双下滑,毛利率更是由去年第四季度的5.7%下跌至负2.5%,皆因小鹏G9没有扭转P5销量不振的颓势。
何小鹏对于2022年公司面临的挑战归因于组织架构与人员,而并非表面的产品与营销。
何小鹏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说:“大家都是原来的汽车人或者互联网人,过去成功过,形成了惯性。组织里面所有人的思想、行为、流程、效率、工具、策略、方法,全部都是在过去的记忆里面去打造的。”
在小鹏G6上市之后,何小鹏说“组织架构变革尚未完成,目前只完成了第一步的调整,还有后续的第二步、第三步,且每一步都或将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而在谈到现任小鹏汽车总裁的王凤英与他的分工时说,王凤英目前负责产品、产供销方面的规划,而他本人则做技术规划以及智能汽车的运营。
04.
小鹏汽车恢复了做为造车新势力的真诚与坚持
小鹏G6与去年上市的G9是两种风格不同的发布会。
最大的变化,就是它变得简洁、直接。
它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SKU,没有层层加码的选配。
最主打的功能XNGP全系标配,不再处心积虑的从用户身上一层层薅羊毛。
这是小鹏汽车恢复了做为造车新势力的真诚与坚持的第一步。
新势力新就新在革命那些传统车企100年来油腻的营销策略,小肚鸡肠的商人算计。
没有这种决心何苦来趟造车这片浑水。
何小鹏直言,小鹏依然是智驾一哥。
好消息是随着越来越多自主品牌落地城市NOA,一个对智驾更包容的市场正在形成,它有利于政策上的迅速突围,它有利于更多智驾场景的落地。
我们说智驾尚未成熟,皆因政策以及各项保险责任认定各项救济措施尚没有落地。
AI代驾新技术、新概念的落地极有可能给小鹏汽车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不过积极的一面是,我们看到,从何小鹏和他带领的小鹏汽车在产品上、创新性上恢复了自信与勇气。
在这个脸贴脸竞争的市场中,活下来就是成功。
▲小鹏G6发布后次日股价上涨13.44创2023年以来新高
当然小鹏汽车依然有不乏让人诟病之处,对于一家新造车企业,创始人是天然的代言人,而像选择林志颖代言,用动画片生硬的硬怼特斯拉都有损于特立独行的新势力形象。
不过,即便手脚沾泥,但在这个全世界的汽车品牌鏖战的市场,能竖立起一面旗帜,何小鹏已是新造车运动中一名成熟的创业者。
x
-
全球最大自动驾驶之城是怎么炼成的? 2024-03-04 10:24
-
15万有骁龙8295,16万配激光雷达,零跑C10发起“配置战” 2024-03-03 14:00
-
大众与小鹏合作首款车型曝光:纯电中型SUV,2026年上市 2024-02-29 15:05
-
英特尔宣布成立全新独立运营的FPGA公司——Altera 2024-03-01 12:47
-
哪吒汽车 All In AI,携手360集团推进大模型产品NETA GPT 上车 2024-03-01 17:21
-
15万有骁龙8295,16万配激光雷达,零跑C10发起“配置战” 2024-03-03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