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越野车到底能不能硬派越野?老牌豪华品牌何时才能拥有高阶智驾?新能源车与新能源车对撞到底安不安全?梅赛德斯-奔驰正面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在广州车展开幕前日,梅赛德斯-奔驰在“科技创新日”上讲述了诸多从传承到创新、从坚守到突破的成就,覆盖了安全、品质、技术各个领域。
其中,最为核心的主要有三点:全新纯电G级越野车的电驱技术、全新一代智舱智驾系统的能力、新能源车与新能源车的碰撞测试成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三点回答了当前车市的三个关注度很高的疑问:因此,虽然奔驰的这场“科技创新日”活动是在讲述自己在这三个层面的成绩和进展,但其实在这三个领域都是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值得业界探讨甚至借鉴。首先,纯电越野车到底能不能硬派越野?这个话题之前智驾网已经多次探讨过,得出的结论是“现阶段谈纯电越野仍需谨慎”。这样说的原因,在于硬派越野场景下电机需要持续大功率输出动力,才能获得足够的攀爬力或脱困力。这会带来两个负面影响,一个是耗电量显著提升,另一个是电机温度迅速升高。近两年销量比较火的坦克品牌的高层就曾表示,硬派越野的纯电时代还远,脱离越野场景谈技术,是现阶段最大的谎言。对于越野车的新能源化,我们对技术路线验证的结果是,电动越野车的电机扭矩输出持续性不足,电池电机充放电不平衡,短时间内还很难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也近两年来,纯电、增程式越野车屡次出现爬坡时动力不足、中途溜车的主要原因。这并不意味着电驱越野车不可信赖,但现阶段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都应正视技术水平带来的性能限制,明确相关车型的性能边界。硬派越野车的用车场景很特殊,对驾驶者的操控技巧也要求很高,因此就更需要规范,并且车企要对于消费者的认知进行更精准的引导和培育。在全新纯电G级越野车的中国首秀典礼上,智驾网就向官方询问了该车如何在高强度越野中解决电机过热的问题,但由于当时德方研发团队的工程师并未参加这个典礼,因此中方相关人员的解读并未完全打消我的顾虑。不过在此次“科技创新日”上,G级越野车动力系统首席工程师Ralf Ackermann亲自到场进行了技术讲解。据他介绍,为了解决电机过热的问题,全新纯电G级越野车用了两个方法:第一,该车是全球首款配备4个两挡变速器的电动车,每个电机都配有一个电动两挡变速器。在低速越野挡下,1:22的齿比放大了扭矩,降低了电机转速。这使得单个轮端扭矩最大可达4500Nm,总轮端扭矩最大可达18000Nm,电机无需太高转速就能获得足够的驱动力。第二,每个电机都有两套冷却系统,电机内部有冷却机构,外部壳体上还有一套冷却机构,可以防止长时间高功率输出过热。总结来讲,就是一方面减少了热量的产生,另一方面又提升了散热能力,可谓双管齐下。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电驱硬派越野车中,只有纯电G级详细解读了关于电机过热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它纯电、增程车型尚未有相关信息给出。但是,消费者需要了解这些信息,这直接关系到电驱硬派越野车到底能不能放心去野。而在“科技创新日”活动的一开场,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有句话说得很好:越野,不是加起速度来冲大坡,而应该是用低速一点一点去攀爬。这句话在消费者对越野驾驶正趋之若鹜的当下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看过了太多加速冲坡的“玩法”,让很多人误以为越野就是拼胆量、敢加速、全力冲。越野车拥抱新能源是大势所趋,这个阶段不仅要追求电驱系统的越野能力,更要引导培育消费者的安全驾控理念。之前长城汽车就提出了越野车分级的举措,得到了业内人士、专业车手及资深越野玩家的肯定和支持。只有让消费者对于越野车的实力、越野驾控的技巧有清晰的认知,才有助于推动车市良性竞争和技术创新。关于高阶智驾的话题,官方之前在上海研发中心启用时已经透露了不少信息。目前,奔驰全新一代高阶智驾系统已经具备“无图”L2++全场景能力,并应用了“端到端”大模型,正在国内进行着路测。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始终没能在智驾领域展露头角,但其实对于奔驰品牌而言,智驾技术的研发其实是动手很早的。早在2021年12月,奔驰就成为了全球首个获得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国际认证的车企。在中国,奔驰也是首个同时获颁北京市L4级城市和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国际车企,当前已形成L2、L3、L4多线并举的智驾路径。正在进行路测的这套端到端无图L2++全场景智驾系统,是由中国研发团队为主导进行开发的。它的落地,让奔驰得以跻身行业智驾第一梯队,同时更是豪华品牌中唯一达到这一水平的车企。据介绍,该系统具备感知决策一体化能力,可基于纯视觉方案,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前提下实现“只要有导航,哪儿都能开”。同时,该系统还获得了AI大模型赋能,有很强的机器学习能力,其中包括大量的中国司机素材。按照官方的说法,奔驰全新一代高阶智驾系统更擅长中国式驾驶博弈,也更适应中国路况和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在官方播放的测试视频中,测试车辆在静止状态下就能启动L2++级智驾系统,可以从容应对避让及绕行车辆、无保护转弯、旁车博弈等场景。即便是难度较大的调头、通过错位路口场景也能完成。在一处“鬼探头”的测试场景中,在测试车右前方突然出现一辆横穿马路的电动自行车时,系统做到了及时发现并迅速刹停,在电动自行车后退一段距离之后,测试车又重新起步继续行驶。整个评测路段全程11km共有19个信号灯、6个无保护右转、1个无保护左转和1个调头,都实现了“0接管”。按照规划,这套纯视觉“无图”L2++全场景高阶智驾系统,将在2025年全新MMA平台首款落地车型——全新纯电CLA量产上市时正式搭载。说到汽车碰撞测试,如今看来并没有什么稀奇。但两辆纯电动车进行“对撞”,之前还未有过。此次奔驰展示的EQS纯电SUV与EQA纯电SUV碰撞测试车,就是实际进行测试后保存下来的原车。而那次测试,也被奔驰称为史上首次由汽车厂商举办的电动车公开对撞测试。在这次测试中,两辆车均以56km/h的车速行驶,因此碰撞时的相对速度就达到了112km/h。值得一提的是,EQS纯电SUV是大型SUV,EQA纯电SUV是紧凑型SUV,二者尺寸和重量差距悬殊,更能印证两款不同车型的安全性能。据现场工程师介绍,碰撞后两车的高压电池均完好无损,车身结构和溃缩区状态俱佳,车门可正常打开;车内,乘员舱完好,安全气囊正常弹开,EQS纯电SUV的MBUX超联屏甚至没有断裂变形;坐在两车内的假人受伤程度显示受到严重或致命伤害的风险极低。可见,两款不同级别的测试车都拥有足够可靠的被动安全设计和能力。纯电动车之间的对撞测试,在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50%的今天也显得愈发必要。它们的重量要比同类的燃油车更重,车身结构也与燃油车不同,尽早进行“专属”测试,对提升新能源车的被动安全性能很有价值。就目前看来,奔驰的这项碰撞测试刚刚实现了从无到有,还没有形成标准和体系。但是,对行业的启示作用依然不应忽视。下一阶段,无论是奔驰自身,还是其他车企,乃至整个行业,都有必要着手建立相关标准和规范,在进行传统碰撞测试的同时,也引入新能源车型的对撞测试,以更加贴近实际的场景去检验车辆的安全设计。众所周知,奔驰是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品牌,138年来,其豪华设计、造车品质、驾乘体验和安全性能都令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迈入智电时代,奔驰也让我们看到了其在科技领域的成就。官方表示,梅赛德斯-奔驰是历久弥新的汽车发明者,仍将以引领行业的安全标准、持续进阶的数字豪华以及不断超越的性能突破,定义面向未来的风范,与中国600万车主和广大车迷共享品牌精神和探索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