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0日,香港上市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公告,澄清有关媒体关于北京现代四家工厂停工的报道。
公告表示:北京现代四家工厂停工的情况,是生产系统的短暂波动,目前问题已经解决,全部工厂均为正常生产经营状态。公司认为,此次短暂波动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无重大不利影响。
此前有报道称,由于零部件供应中断,现代汽车已暂停其在中国全部四家工厂的生产。而且由于今年以来销量的剧烈下滑,北京现代已6个月没有向供应商支付报酬。
之后据知情人士反应,造成北京现代拖欠零部件供应商的真正原因,是韩国现代独资零部件供应商的贪婪,导致双方在采购合作上的中断。
在今年年初,现代起亚集团在华销量已经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2017年上半年,北京现代整车销售只有30.1万辆,同比下滑42.4%。对比年初计划的125万辆销量目标,上半年仅仅完成了24%。
对于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固然有2017年初“萨德”事件导致中韩关系紧张的因素,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在于现代品牌近两年来产品实力偏弱,技术更新步伐缓慢,从而导致整个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车企的综合实力却在快速上升,自主品牌向上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使得在合资车企中市场竞争力相对靠后的品牌最先受到了打击。北京现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7年2月份,陈桂祥接替刘智丰出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他曾表示北京现代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北京现代本土产业链体系能力,对企业、人事、销售、市场,供应商等各方面全面进行降成本运营,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然而,北京现代目前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多为韩国现代独资企业,供应商并不同意降低零部件采购价格的要求。因此,双方产生分歧导致北京现代停止向零部件供应商支付货款,最终供应商暂停供货,进而造成工厂停产。
关于北京现代工厂停产的消息,这也并非第一次。
在一个月之前,北京现代就曾传出“7月29日至8月6日工厂停产放高温假”的消息。当时就有不少报道猜测,“高温假”可能与市场销量低迷或生产环节存在问题有关。
就在今年7月,北京现代还刚刚在重庆落成了一座新工厂,使得其在中国地区拥有了五家工厂,整体产能达到了每年165万台。如此算来,如果这五家工厂在今年完成满负荷生产,以北京现代上半年的销量状况来看,无疑将出现大量的库存积压。
无论这次和之前的停产原因是什么,其实都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对于北京现代来说,或许继续生产带来的麻烦会更大。
北京现代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降低成本运营的问题。能否真正提高产品竞争力,并重新获得市场认可才是关键。
然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却又不是北京现代自己就能实现的。
以目前现代品牌的整体状况而言,核心产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而这恰恰是中国本土车企近些年深耕细作的领域。
与吉利、长安、长城、传祺等品牌的主力产品相比,北京现代的主力轿车朗动、名图、领动、瑞纳,以及主力SUV途胜、ix25、ix35在竞争力上已经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智能互联时代,自主品牌正在不遗余力地贴合消费新需求,在智能化、互联化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这对吸引年轻消费群体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比之下,消费者眼中的现代仍然是一个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在智能互联领域并没有太多的建树,各款车型的配置也仅仅是跟随市场潮流,缺乏新意及核心卖点。如果只是讲“性价比”,在现阶段的市场中是缺乏说服力的。
在中低端市场打拼的各款车型,大多都有着不错的整体性能和实惠的价格,“性价比”的意义正在这一市场区间渐渐消退。
未来应该如何扭转销售低迷的局面?对于北京现代和现代品牌来讲,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不是一件短期内可以解决的事。这需要靠一款、多款,乃至整整一代全新产品投放市场,实打实地满足全新的消费需求,才有可能实现。
不久之后的9月12日,重庆新工厂生产的北京现代全新瑞纳即将上市。北京现代的颓势是否能够得到缓解,且看这款全新车型的实力和表现。

x
-
国产高端MPV扎堆入局,新能源MPV进入“战国时代” 2022-05-19 10:38
-
后合资时代的三个样本:一汽-大众奥迪、上汽奥迪、奥迪一汽 2022-02-23 11:22
-
赛力斯高端品牌AITO发布,同时它立下了一个5年内跻身全球前三的豪愿 2021-12-03 11:30
-
微博CEO首曝享界S9乘坐体验:舒适性、售价超越传统豪华轿车,纯血鸿蒙将上车 2024-06-22 21:50
-
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5.0 2024-06-24 11:17
-
广汽埃安宣布,泰国即将新增6座快充站 2024-06-24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