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驾注:电动车的生产线要比汽油车短很多,但是2017年量产会不会快了一 些? 本文由AutoR智驾专栏记者李子湃撰写,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小鹏汽车发布第二天,智驾君来到位于东四环的试驾场地时,小鹏汽车的工程师团队正在场地里进行着一场卡丁车比赛。
印着“XPENG”logo的T恤,和年轻的面孔一起出现在两辆新车周围。比赛结束,还带着比赛兴奋劲的工程师们把一辆外形接近小型SUV的样车开到场地里。这是他们历时27个月的设计和研发的结果。
此前的9月13日,小鹏汽车发布了旗下第一款接近量产的新车,在发布当天的晚上,雷军等互联网大佬在现场试驾了这款定位于都市年轻人的智能车。
“我们并不想用A级、B级来定位这辆车,”小鹏汽车的联合创始人夏珩说:“传统汽车是对标产生的,所以会有级别划分。我们的车不一样,如果非要说对标,目标也是没有投产的特斯拉Model 3。”
续航300公里,百公里加速5.8秒,外形却是一款紧凑型SUV的样子;打开车门,雨伞收纳仓的设计来自劳斯莱斯;副驾驶位置上可弹出的小桌板和杯架从来没有在任何车型上见过。
布料和木质的混合更像宝马i3的内饰风格,中控部位的15.6寸大屏和全液晶仪表,则更接近特斯拉的Model S;顶部可升降的摄像头和雷达,又有些接近乐视展示过的概念车。
这样一款“混杂”了各种设计元素的新车,确实很难用传统汽油车的分级来定义。
唯一能明确定位的是整车尺寸,虽然小鹏官方没有公布新车的尺寸数据,但从现场来看,整车的轴距和空间定位是经济型或者是紧凑型SUV。
这也是目前国内造车团队第一次公开试驾新车。
坐上驾驶座,能看出来作为小鹏汽车的目标之一,特斯拉的风格影响了操作和交互的大方向。
除了方向盘左侧的电子驻车按钮,全车的实体按钮很少,中控屏幕的用户界面布局与特斯拉相似,分为顶端的状态栏,用于显示车辆状态和提醒信息;状态栏下是操作区域,全车包括座椅角度、导航、电池等UI组件都集中在这里;底部也是和特斯拉一样的空调、整车设置等操作区。
接近特斯拉的操作逻辑还体现在方向盘的操作:左右手的滚轮设置几乎与Model S相同,操作的结果都显示在方向盘后的全液晶仪表上。
智驾君现场打开了车内搭载的高德导航,不论是语音识别准确度还是操作流畅度都超过特斯拉Model S。
这是小鹏汽车所说的“三电一屏”中的“屏”,这块15.6寸的屏幕还支持经过审核后的第三方程序,目前微信和UC浏览器已经被装进了系统中。
与特斯拉不同,小鹏汽车给系统加入了更多原创功能,例如座椅调节、第三方音乐平台接入等。
大屏与全液晶仪表的配合也趋于成熟,不论是导航信息还是车辆状态简报,都能与中控操作系统配合变化。
除了“一屏”,我们还关心“三电”系统,也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的设计。虽然在发布会上见过小鹏根据特斯拉开放专利设计的电池组和电控系统,但实际的驾驶和使用还是领先了其他造车团队一大截。
按下方向盘左侧的驻车按钮,小鹏汽车也使用了怀档的设计:挂入“D”档,踩下“油门”,能感觉出这款测试版的新车有略微的“翘头”感,看来后续的底盘调校还要加强。电动机线性而迅猛的动力输出还是让人想起“狂暴模式”下的特斯拉Model S,低转速下的响应十分迅速,扭力几乎“随叫随到”。
按照小鹏汽车的设计,除了我们正在试驾的双电机四驱款,还会有两驱版本。限于场地大小,我们并没有看到实际的加速数据,但对这辆新车的目标人群来说,这个水平的动力输出已经很可观了。
小鹏汽车官方称,新车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150 Wh/kg。得益于特斯拉的专利公开,18650的锂电池组配合140kw电机,可以维持300公里续航。很有特点的是,小鹏汽车的充电口有两个,分别是车尾部的慢速充电口和车头部位的快速充电口。
我们现场操作中控屏幕打开前置充电功能,带有X形logo的前格栅部位折叠升起,露出里面的国标插口。
夏珩介绍:利用类似“超级充电站”充电桩,小鹏汽车的充电速度可以达到特斯拉的水平,同时也可以兼容一些国标接口的慢速充电设备。
动力输出之外,智能化也是小鹏汽车极力宣传的的亮点。
在车身周围能够看到环绕全车的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结合车顶可升降的摄像头和雷达,小鹏汽车称,在硬件上新车已经具备了后续升级迭代的可能性。
在现场我们测试了完全无人的自动泊车和“召唤”功能。检测出车位后,用户就可以离开车辆,同时按动钥匙的锁车键,这辆测试车自动泊车进入车位。而召唤功能相当于把停车入位反向演练一遍,小鹏汽车的工程师故意站在了车前,车辆停下,等障碍离开以后继续驶出车位。
整个过程都在无人的状态下完成。夏珩介绍,小鹏汽车的智能化先从低速模式开始,首先实现的是低速拥堵环境的自动驾驶,后续系统远程推送更多新数据给车辆,完成数据的收集和反馈,实现更高速度的自动驾驶。
这个思路与特斯拉、沃尔沃、奥迪等追求高速的思路完全不同。
但在现场,我们并没有看到拥堵状态下的自动驾驶,按照目前的法律和政策,小鹏汽车还需要得到相关的许可才能公开这一功能。
由于是测试版车辆,现场的样车还有一些手工痕迹。按照工程师给我们的解释,这辆车的大多数部件已经接近量产状态,之所以叫测试版,是因为后续还要进行细节上的反馈和迭代改进。
这有些类似互联网的软件开发,小鹏汽车团队中既有来自传统车企的工程师,也有来自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开发者。夏珩在此前的访问中也提到,为了塑造团队的审美水品和造车风格,他们定期会让工程师接触包括顶级跑车在内的不同车型。
至少从外形上来看,小鹏的新车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设计语言:车灯和前脸部位的蜂窝状装饰延伸到车体顶部和内部,紧凑的腰线和网格状的尾灯,都来自上海的原创设计团队。
本次展示的是第一版样车,按照小鹏汽车的计划,2017年就可以实现小规模量产。“我们会采用代工模式来进行生产,”夏珩提到量产计划时说:“这样也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车企的闲置产能。”
电动车的生产线要比汽油车短很多,但是2017年量产会不会快了一 些?
按照小鹏汽车的计划,初期的生产和市场投放将以种子用户为核心,而且会以长租、共享等方式打开市场。只一点还体现在样车尾部的二维码上,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一辆车自带“介绍”的。
“如果有人对停在路边的这辆车感兴趣,扫一扫,”一位工程师解释:“对于年轻一代,这是再自然不过的动作。”
这样也许还能为小鹏汽车解决造车“牌照”问题,目前国内生产制造电动车都需要获得相关机构的准许。
是依托于“代工厂”还是申请牌照?夏珩并没有给出准确说法。
“目前最大的任务还是产品本身”夏珩说:“越接近量产,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我们的工程师团队虽然还在壮大,但对于汽车这样一个集成度很高的产品,还是要细心打磨。即使我们已经通过电动化和智能化超越了不少传统环节”
“工程师们在展示后的第二天就要回到广东,继续我们低调造车的计划,目前还是在小范围展示。”
在媒体和互联网大佬的包围中,广汽原来的技术科长,83年出生的夏珩仍然显得腼腆又雄心勃勃:“但随着产品迭代,相信我们有一天会真正走到台前。”

x
-
乐视造车:一场事先张扬的蒙眼狂奔 2016-08-15 20:47
-
前途汽车:造车路上低调前行 2016-03-09 12:20
-
特别策划:新造车运动的起因与背后的民营资本 2016-03-09 10:40
-
微博CEO首曝享界S9乘坐体验:舒适性、售价超越传统豪华轿车,纯血鸿蒙将上车 2024-06-22 21:50
-
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5.0 2024-06-24 11:17
-
广汽埃安宣布,泰国即将新增6座快充站 2024-06-24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