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九月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但今年九月也是最忙碌的一个月。
在一个月内,相继两场展会(科博会和北京车展)在北京相继展开,在国外主要国家仍然遭受疫情无法举办展会的背景下,这样的展会显得更加引人注目,而作为东道主的北汽集团在发布会现场也让智驾君看到了他的进步与变化。
在一个月内,相继两场展会(科博会和北京车展)在北京相继展开,在国外主要国家仍然遭受疫情无法举办展会的背景下,这样的展会显得更加引人注目,而作为东道主的北汽集团在发布会现场也让智驾君看到了他的进步与变化。
这是科博会现场北汽集团展台的ARCFOX αT,这款车同样在北京车展有展出,目前ARCFOX品牌也正式发布中文名“极狐”,同时ARCFOX αT预售价格为25万-33万元。
你很难想象这是北汽集团的新能源车,前卫的设计,续航为653km,百公里加速4.6s,并且有华为5G科技互联以及α-Pilot智慧驾驶等亮点加持,看上去,ARCFOX αT的确有骄傲的资本。
当然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能看到的造车态度。
在北京车展北汽集团高层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ARCFOX请用户尽情吐槽,αT会完爆40万元以内汽油车。
可以理解为自信,更可以理解为北汽集团人已经在用心感受用户需求,并且可以虚心听取建议不在闭门造车,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BEIJING-X7最近的热度一直很高,从销量的反馈来看,截止9月中旬,BEIJING-X7单月销量达6000台,累计订单突破1.5万台,已向终端用户交付逾1万台。在市场份额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10-15万元主流紧凑型SUV市场上,BEIJING-X7已经站稳脚跟。
作为BEIJING汽车的旗舰车型,X7的意义不只是车型的进步,更是BEIJING品牌的一次向上突破。
可以说,北汽集团自主版块正在市场表现中全面发力,而商用版块也在彰显北汽集团作为国企的担当。
在科博会的展台上,北汽集团展台展示了多款抗疫车辆。
北汽集团福田图雅诺负压救护车是抗疫中使用最多的一款负压救护车。
北汽集团福田欧辉开发的“核酸检测采样车”,一小时可检测1000人,已于6月底投入使用。
北汽集团EV5紫外线消毒车是国内首款配备病毒消杀设备的电动物流车,保障医护人员的物资安全。
而在技术路线中,在纯电技术路线以外,北汽集团集团在氢燃料电池领域也进行了诸多研发,北汽集团福田展出了欧辉氢燃料电池客车。这款产品具有高环境适应性、高安全、低氢耗等特点,满氢状态下续航可达400公里以上。
目前北汽集团集团形成了由合资品牌(包括北京现代、北京奔驰),自主乘用车品牌(包括ARCFOX、BEIJING、北京),商用车品牌(包括福田汽车)三大板块组成的新阵营。
北汽集团集团在2019《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29位,在国内车企里仅次于上汽、东风、一汽,并成为北京市首家年营收突破5000亿的国有企业。
积极拥抱的新时代
2020年的每一个汽车人在疫情和市场下滑的背景下,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但在艰难的开局下,北汽集团集团仍在8月宣布累计产量突破3000万辆。
北汽集团集团产量从0-100万辆,用了35年;从100万辆到1000万辆用了18年;从1000万辆到2000万辆用了5年;而从2000万辆到3000万辆仅用了4年。
可以说一路走来,北汽集团一直大跨步前进,而在中国汽车发展速度最快的10年间,少不了执掌北汽集团14年的原董事长徐和谊,在他执掌北汽集团期间北汽集团集团销量从2006年的68万辆增至2019年的226万辆。
7月31日,北汽集团集团召开领导干部大会,63岁的徐和谊卸任北汽集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职位,金隅集团董事长姜德义接任。
除了绑定奔驰和现代,目前北汽集团集团的品牌架构也是出自于他手,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北汽集团集团越来越强,但自主版块的却一直不能让人满意,因此它在将要退休的两年内对北汽集团自主版块进行了大幅的改变。
徐和谊将北汽集团集团的混改思路总结为“高、新、特”。在此方针的引导下,北京品牌实现独立、北汽集团蓝谷实现上市、 北京汽车和北汽集团新能源共同成立了BEIJING品牌。
2020年1月,北汽集团集团在新阵营调整基础上再一次梳理和变革,发布以“北京”和“ BEIJING”为核心的“大北京”品牌战略,明确“大北京”品牌战略将成为集团自主乘用车未来发展的核心主线。
但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由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时代。伴随着“新四化”浪潮的发展以及合资股比的放开,对北汽集团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对于姜德义则是新赛道上的新机遇。
相较于产品的进步,我们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北汽集团集团的核心技术和开放共享。
北汽集团集团正在推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硬核技术快速落地,将在云平台建设、L2.5级自动驾驶技术搭载、车联网云服务技术研究等领域加速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科博会上,北汽集团集团还进行了纯电动汽车换电车型展示,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换电模式推广的整车企业,北汽集团率先将换电模式带入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发展至今,已在全国各重点区域内进行了全面且功能完善的布局。
智能座舱展车搭载北汽集团自主最新电子架构和域控制器,集中体现北汽集团在智能座舱领域的新技术预研成果。
核心技术方面,有北汽集团集团牵头建设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发挥国家级创新定位,积极整合行业内资源,在半导体芯片、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等方面开展产业促进,北汽集团新能源也就固态电池、第三代半导体应用等关键技术积极开展项目预研。
在智驾君看来,在人员变化和时代变革双重背景下,北汽集团变了。
北汽集团的车型变得高端富有科技,北汽集团的造车的态度有自信并且谦逊,北汽集团的研发更加注重于核心技术,或许唯一没有变的是北汽集团国企的身份,依然能在国家的需要中挺身而出,依然能在疫情中快速提供专业可靠的车型。

x
-
别再往里挤了,五菱宏光MINI EV的爆款故事不可复制 2023-02-14 12:32
-
特斯拉的成本为什么能降到这么低? 2023-01-29 12:03
-
比亚迪和特斯拉:电动汽车时代的绝代双骄 2023-01-06 12:38
-
微博CEO首曝享界S9乘坐体验:舒适性、售价超越传统豪华轿车,纯血鸿蒙将上车 2024-06-22 21:50
-
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5.0 2024-06-24 11:17
-
广汽埃安宣布,泰国即将新增6座快充站 2024-06-24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