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7 11:53
专栏丨互联网尚未让汽车巨头失控
分享
在2014年拉斯维加斯电子展闭幕时,恐怕没有多少人能想到,一场互联网飓风即将越过太平洋,席卷中国汽车行业上下游的全部链条,甚至延伸至投资、媒体等附属产业。

  “野蛮人已经到了门口”12月3日举办的2014 TC互联网汽车大会上,JBJ Advisor创始人求不礼开玩笑称互联网就像是来到汽车行业门口的野蛮人。

  过去5年中,尽管互联网给传统行业造成巨大冲击,但对于国民经济支柱的汽车业影响并不是特别明显。“双11”电商活动自2009年推出后很快就风生水起,但直至2013年汽车电商还处于试水阶段。物联网在2009年被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后被投资市场热炒,汽车界却长期在辩论车联网究竟是“车联的网”还是“车的联网”。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之所以与中国汽车行业咫尺天涯,很大程度在于中国新车销量在2009年起连续保持全球第一后,产能和销售已经组成中国汽车行业的闭环。

  然而今年年初的拉斯维加斯电子展上,IT企业谷歌宣布进军车载信息,宝马、奥迪展示自动驾驶、丰田、福特新能源车亮相,仿佛一夜之间,中国汽车行业再次看到与国际厂商们的巨大差距。

  之后的一系列变化颇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首先是宣传以互联网思维造车的特斯拉进入中国并迅速热卖,特斯拉CEO马斯克甚至拥护者被捧为“教主”。紧接着“开源造车”概念兴起,老一代汽车人殚精竭虑研发的车辆核心技术似乎即将成为公众平台。谷歌、苹果、百度、腾讯等IT企业跨界进军汽车领域,小米、乐视宣布造车,阿里和上汽携手研发汽车,互联网企业们如同一头头大鳄向汽车界游来。

  或许是压抑已久,此次互联网浪潮对汽车领域的冲击格外猛烈,不仅涵盖了整个产业链,并延伸至其附属领域。2014 TC互联网汽车大会举办前一周,首届全球电商大会于11月28日召开,互联网销售和互联网造车同样成为当下汽车企业的关注热点。汽车媒体在进行垂直化转型,汽车之家和易车均将汽车电商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天猫、淘宝等传统电商企业也大力推动汽车销售业务。

  嗅觉最灵敏的风险投资者也开始大规模进军与汽车相关的互联网企业,近年来兴起的二手车电商平台车易拍、优信拍均成功完成多轮融资。而TC互联网汽车大会和全球电商大会上,风投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很多新兴团队都收到众多基金的约访邀请,首届全球电商大会主办方之一的AutoLab团队就是被风投高度关注的汽车新媒体团队。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或许是电动车特斯拉的互联网技术获得好评,虽然和互联网汽车没有直接关系,但基本所有的新能源车都在强调互联网特性。而且由于与传统发动机技术相比,电动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因此IT企业造车均选择新能源汽车。

  到此还没有结束,汽车前装市场的零部件供应商和技术提供商在互联网方面走的更远,博世、德州仪器的最新技术均围绕车联网和汽车智能方向开展研发,而腾讯路宝、科大讯飞则开始向后装市场渗透。

  乍一看,互联网似乎真的已经成为守在汽车界门口的野蛮人,随时准备攻入传统汽车行业的大门,《失控》作者凯文凯利在TC互联网汽车大会上也认为互联网会颠覆汽车行业。

  互联网企业或许会因此高歌,但汽车企业一定不会感到愉悦,目前已经有车联网泡沫的说法出现。而拥抱互联网和吹大互联网泡沫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以互联网思维制造汽车和服务客户,后者则是炒作概念后上市圈钱,最终将烂摊子扔给接最后一棒的人买单。

  鉴于中国做事历来有一窝蜂的传统,因此对绝大多数中国汽车企业而言,现在或许是最危险的时期。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发展和变化,与拥有详细发展规划和雄厚技术储备的跨国车企相比,过去几年沉浸于新车销量的中国车企迷失的几率更高。

  事实上,对于跨国汽车企业而言,除特斯拉之外,目前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化均未出现失控,更谈不上颠覆。无论谷歌还是苹果,车载系统的相关业务均是与汽车厂商合作。关于汽车智能化的产品也是按照规划有条不紊的推出,可以说,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并未脱离汽车巨头的控制。

  而短期之内,相比研发成本较高、研发周期较长的互联网造车,以互联网思维提升客户满意度,或许对中国汽车企业更具有实际意义。中国IT企业需要警醒的是,并非所有行业都可以成为华尔街投行那样的野蛮人,汽车制造的大门背后,不一定都是火腿或蜜糖,可能还密布着众多深坑。

x

收藏 0
打赏
相关标签:
电话:010-65030507
邮箱:editor@autor.com.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5097室
北京智驾时代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 - 2022
Auto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AutoR智驾 智能汽车网
京ICP备1402773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6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211307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