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再一次强调了自己在新能源转型上的决心与技术投入。
3月10日,在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长城汽车正式发布了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
据长城汽车表示,全新Hi4是全球首创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代表混动Hybrid,i代表智能intelligent,4代表四驱系统4WD。Hi4是长城基于“更省、更远、更安全”的理念,用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电四驱的创新构型打造的混动技术,可实现“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
也就是说让成本更低、用车成本更低,但增强了体验。
长城一直致力于以技术来驱动变革 ,此次发布的Hi4在技术上就包括三大革新,长城将其总结为新构型、新突破和新高度。
在混动构型上,Hi4通过前后轴双电机分布式布置,实现了串并联四驱的电混架构,可拓宽用户用车场景,让出行可城可野。
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依托电机旋变对车速的高精度感知,可通过毫秒级频次快速对前后轴扭矩进行分配及动态调节,有效抑制低附路面的打滑以及过弯时的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趋势,提升操控稳定性和驾驶安全性。也就是长城说的“新突破”。
此外,长城创新设计两挡机电耦合单元,实现了发动机直驱近全速域的工况覆盖,满足用户全场景的驾驶需求,即“新高度”。
长城表示,本次开发的Hi4是通过主流关键技术的质变突破,实现品类创新,回应主流市场用户本质诉求,把最好的产品还给用户。
今年,Hi4就将随全新的哈弗混动车型上市落地。
具体来看,Hi4的混动构型包括混动专用发动机、Hi4前驱动模块总成、Hi4后驱动模块总成及低内阻动力电池。
在整体构型上,Hi4采用的是前后轴双电机混动架构,双电机高效动态调节,使EV驱动和能量回收时综合效率更高,同时扩大了传统双电机串并联构型的使用场景。
在不同工况下,Hi4可使用不同的驱动形式。例如,在低速行驶时,避开发动机的低效区域,采用更高效的EV或串联模式。中高速时则采用传递链更短的发动机直驱。同时,两档变速可实现发动机直驱介入车速更低,使发动机更多工作点落到高效区,避免低效行为,进一步提高整车能效。
Hi4包含两套动力总成,最高系统功率340kW,可覆盖A-C级车型。
1.5L的混动专用发动机具有16:1的超高压缩比,可实现更低的油耗表现,峰值功率80kW,峰值扭矩135Nm。 1.5T 混动专用发动机峰值功率达120kW,峰值扭矩240Nm,可实现更强劲的动力输出。
▲长城混动专用发动机
前驱动模块总成采用单电机两档混动专用变速器,实现多合一的轻量化架构,采用Hair-pin扁线绕组电机,最高传动效率可达98%。后驱动模块总成则采用150kW高效驱动电机,电机最高效率>96.5%。
搭载的电池包同样有两种方案,分别为19.94kWh/27.5kWh两种电量,可实现整车100km以上的纯电续航。同时,快充能量效率达到97%,常温环境下SOC电量从30%充至80%小于30分钟。
搭载Hi4的车辆可真正做到全工况出行。
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可通过分析驾驶者动力需求、车速、驾驶模式、道路坡道、方向盘转角、电机转速、横摆角速度等驾驶员操作及车辆状态信息,并融合摄像头、雷达等路况信息,智能识别不同的用车场景,进行最优的前后桥扭矩分配,全时域、全场景进行最优的前后桥扭矩分配,实现整车经济性、动力性及操稳性的完美平衡。
包括过弯场景、平地起步、坡道起步、直路行驶遇低附路面、弯路行驶高速过弯、弯路行驶连续转弯、非铺装路面脱困、停车越障等多种场景下都有良好表现。
▲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工作示意
3擎9模的动态切换与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可使车辆在各工况下处于最佳的工作模式。
在市区行驶时,Hi4可在纯电两驱、串联模式和1挡直驱模式间智能切换,避开发动机小功率低效率区间。
在市区急加速/爬坡工况下,可在纯电四驱、1挡直驱模式间智能切换,纯电时双电机高效动态调节,直驱时发动机工作点落在高效区间,实现传递路径最短、效率最高。
在高速巡航状态下,采用2挡直驱模式,使发动机工作点完全落在高效区间,且传递路径最短、效率最高。
高速加速和爬坡工况下,可在并联两驱和并联四驱间智能切换,保证发动机在高效区工作,剩余功率则由电池提供。
此外,在减速制动时,也可实现单轴回收和双轴回收模式间的智能切换。
2022年,乘着混动爆发的东风,比亚迪实现销量节节攀升。包括吉利、长安、广汽等品牌也纷纷推出主打的混动产品。此次长城推出电四驱混动系统,更是将混动技术卷到了新的高度。

x
-
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在崛起 2023-11-22 19:44
-
Stellantis集团将投资15亿欧元成为零跑汽车的战略股东 2023-10-26 08:47
-
大模型重塑百度智驾:落地首个纯视觉城市NOA,首款舱驾融合产品来了 2023-10-18 14:30
-
英特尔宣布成立全新独立运营的FPGA公司——Altera 2024-03-01 12:47
-
哪吒汽车 All In AI,携手360集团推进大模型产品NETA GPT 上车 2024-03-01 17:21
-
15万有骁龙8295,16万配激光雷达,零跑C10发起“配置战” 2024-03-03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