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毁约了。
在疫情阴影笼罩下,多家车企4月销量腰斩。互联网公司的裁员潮也蔓延到了汽车行业。
理想毁约2022应届校招生的消息便如一粒星火,让舆论持续发酵。
5月11日,有用户在脉脉等平台透露,理想汽车因近期对业务架构进行调整,部分2022年毕业的校招生面临解约。其中不少人已经和理想汽车、学校签署了三方协议,只等完成毕业答辩就入职理想。
理想汽车官方给出的回应是:由于近期业务调整,与摄像头自研和内部系统的相关岗位被关闭,涉及到部分还没有入职的校招生,已提供调岗选择和解约赔偿的方案,正在与相关校招生进行沟通。
但网传理想的解决方案里并不包含调岗选项。也有声音表示,实际情况是P3职级被裁,P4转岗。而涉及的岗位则属于智能驾驶部门。
而且,由于许多学生是在秋招时便已经确定理想汽车,并为此拒绝了其他机会。等到事件发生的五月,大部分校招已经结束。对于理想临时毁约的行为,正要踏上社会的年轻人们表示无法接受。
被毁约的学生迅速成立了维权小组。
同时,“理想汽车被曝毁约校招生”话题冲上热搜。
相关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裁员涉及的是自动驾驶智能硬件部门,整个部门被裁。没听说有调岗选项,只有两个方案:接受毁约,拿一个月工资补偿,并签署保密协议;或者直接解约,拿五千赔偿金。
而据智驾网收集到的信息,也有P4职级的校招生被裁。
为此,智驾网联系了理想官方,官方给出的答复是:
此次裁员“具体就是涉及到摄像头自研和内部系统的一些岗位”。
关于调岗问题,是“综合考虑各专业及岗位方向等信息,已推荐相关同学到其他业务岗位,重新进行调岗面试,对于没有合适岗位的同学,将提供赔偿一个月工资的补偿。”并表示,“这一方案超出了协议内签署的合同违约金金额。”
——01——
被毁约的校招生们
对于被毁约的校招生而言,可能这次的事件并不只是简单的“裁员”二字可以概括。
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裁员目前已知的校招生大约有六十几名,基本都来自211双一流大学,包括北航、中科院、苏大、新大等优秀院校。而且,裁员可能还在继续,仍有同学在陆续收到通知。
许多人在去年秋招便已经签下理想。其中不乏为此拒绝了多家开出更好条件企业的,也有为理想放弃读博,放弃编制的。
有应聘者表示:去理想做自动驾驶,并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份事业,是一个“理想”,希望参与国产自动驾驶的研发。
但“理想好像并不‘理想’”,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有被毁约的校招生表示:这件事让人不可接受的是,理想的这次裁员安排在了五月。此时,大部分校招都已经结束。
“但凡理想真的想裁员,今年二三月份也可以,拖到现在,是不给校招生活路了。”
不过当时,理想汽车正处在创立以来销量增速最快的时候。3月理想销量11034量,同比增长125.2%。
如今,大部分人面临着仓促间重新寻找工作机会的窘境。
“很多大的公司,会自研的基本都全面停招了,比如华为。”而且“这些也不缺人才,现在再想去从事这个方向,很难了,基本没有机会了。”
“很多企业对于这一届应届生都不招了,已经满了,只招收下一届应届生。要么就是社招,但社招又要求工作经验。”
面对疫情,让这些原本可能有更好选择的毕业生更感前途艰难。
而对于部分同学来说,被毁约也让他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选择方向,“稳定”是不是应该放在“理想”之前?
目前,大部分同学已开始重新求职。
有知情人士表示,针对这次事件,中科院已经在帮学生寻找解决方案。比亚迪将为中科院在此次事件中受到影响的同学开启绿色通道。部分尚为关闭校招的企业也在积极配合接收这批学生。
受疫情及整体大环境影响,这一届的学生从求学到求职都充满了坎坷。从不确定的开学时间,到网课为主的授课模式,学习阶段就写满不确定性。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截至4月中旬,在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46.7%已收获Offer,低于2021年的62.8%。15.4%有求职计划的毕业生已签约,低于2021年的18.3%。
与签约率相比,求职录取率的降幅更显著,从侧面反映出招聘岗位减少,毕业生对工作的选择余地缩小。
同时,2022届求职毕业生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下降约6%。
——02——
惨淡4月
5月11日同时也是汽车工业协会公布4月汽车产业销量数据的日子。受疫情影响,4月汽车总销量同比下降47.6%。多家车企直接腰斩。
理想的日子也不好过。
理想汽车4月销售量为4167辆,位列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第七,同比下降22.77%,环比降幅更是达到62.23%。
从4月1日开始,理想对所售车型价格进行了调整。理想ONE售价上调1.18万元。
而前一天公布的理想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95.6亿元,同比增长167.5%,环比减少10%。净亏损109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3.6亿元收窄97%,较去年四季度的净利润2.96亿元环比转亏。
在一季度财报会议中,基于对未来整体环境的评估,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预估理想汽车二季度销量保持在2.1至2.4万辆水平,环比减少24.3%至33.8%。
对于疫情产生的影响,沈亚楠表示“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供应链的恢复和稳定;二是如果受持续疫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或受到一定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一季度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35.9%,达到12亿元。理想汽车表示,主要是由于雇员增加导致雇员薪酬增加、公司销售网络扩大、营销推广活动以及租金支出增加。研发方面公司也加大投入,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3.7亿元,同比增加167.0%。
外界认为,一季度雇员薪酬及研发费用大幅增长,而营收环比下降,且二季度销量预期不乐观的情况,可能是促成理想此次裁员的部分原因。
脉脉上有网友表示:“有些被毁约岗位三月还在大规模招人,最惨的一个前几天刚签约理想,过几天就被裁了。”
而此前,4月10日,就有网友在脉脉爆料称理想汽车的裁员计划已写入理想“老板”Q2 OKR(二季度目标和关键结果)中涉及到产品和企业系统等部门,裁员比例预计为15%。
这位网友称:“目前,正在盘点人力成本和工时阶段,下月开始,每个人的工时会按照从高到低排序,谁排最后直接淘汰。”
依据理想汽车2021年度财报披露的员工总数11901名,职工薪酬总计34.8亿元,粗略计算,此次裁员或将波及近1800人,将减少约5亿元的薪资支出。
彼时理想官方回应消息为假。
——03——
大时代的一粒沙
同样身陷裁员风波的还有小鹏汽车。
在此次理想事件的话题下,有多位网友表示“小鹏也差不多”。同样是22届的毕业生,5月被毁约。也有秋招签下小鹏,近日刚刚接到通知被毁约的。
4月小鹏销量9002辆,同比增长75%,环比下降41.6%。
小鹏的员工数量比理想还多。2020年小鹏员工总数为5084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员工数量已经超过了1.39万人。
此外,也有部分其他公司的校招生表示遭遇了同样的毁约事件。
而早在2019年,京东也曾爆出过毁约校招生事件。只是彼时人数不多,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理想确实是“按协议操作”,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高于协议内约定的违约金。理想大概也没有料到,自己尚算“慷慨”的方案会引来热议。
但于情于理,对个体而言,此次事件改变的可能是一生的轨迹。
2022似乎和容易两字无缘。
对汽车行业来说,虽然经历了疫情和缺芯的打击,年初的预期还是向上。各家企业的政策几乎都是高歌猛进,甚至开启抢人大战。
但随着俄乌局势恶化,加之疫情与封控的影响,供应链受到重创。而后续可能的消费端的低迷又让预期无法乐观。
几乎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而且,是以谁都无法预料的方式。
在时代洪流下,个体的命运总显得不由自主。但没有人甘愿被裹挟。
今年毕业的学生超过1000万,对这个庞大的群体来说,理想校招门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

x
-
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在崛起 2023-11-22 19:44
-
Stellantis集团将投资15亿欧元成为零跑汽车的战略股东 2023-10-26 08:47
-
大模型重塑百度智驾:落地首个纯视觉城市NOA,首款舱驾融合产品来了 2023-10-18 14:30
-
英特尔宣布成立全新独立运营的FPGA公司——Altera 2024-03-01 12:47
-
哪吒汽车 All In AI,携手360集团推进大模型产品NETA GPT 上车 2024-03-01 17:21
-
15万有骁龙8295,16万配激光雷达,零跑C10发起“配置战” 2024-03-03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