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网 2024-05-22 11:05
禾赛和速腾聚创Q1财报横评:市场对激光雷达的需求刚刚迎来爆发期
分享
从两家中国头部激光雷达公司的财报数据来看,纯视觉的技术路线之争对于激光雷达产业尚处于杂音,并没有影响这一产业的节奏和未来预期。随着中国智能汽车出海,激光雷达的出海也已经提上日程,在两家公司的客户中都出现了全球化的国际汽车巨头,激光雷达领域有望继动力电池之后诞生来自中国的世界级供应商。

前后脚,中国先行上市的两家激光雷达公司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先后公布了2024年Q1财报,两家财务数据的共同点是:营收、出货量进一步实现大规模增长,但依旧未能摆脱亏损,但好消息是非汽车业务,尤其是机器人业务正成为新增长点,海外市场对于两家公司的吸引力正加大,与中国车企一起布局海外市场已提上日程

盈利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吗?
在两家公司先行上市之后,这一问题变得不再紧迫,以禾赛和速腾为代表的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当下更重要的目标,是让这一产业在被智能汽车催熟之后,迅速成长为具身智能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两家财报的数据,也给2024年激光雷达行业起了个调。

01.

基本面向好,出货量加速

5月20日和5月21日,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分别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让人惊讶的是营收数据居然相同:都是约为3.6亿元,只是一增一降。

速腾聚创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约3.6亿元,同比增长149.1%,速腾将营收增长主要归功于ADAS激光雷达产品销售的大幅增长。

相比速腾的财报数据,中国激光雷上市第一股禾赛科技今天发布的2024一季报数据同样为约3.6亿元人民币。不过这一数据,相较2023年同期4.3亿元同比下降了16.5%。

下面我们先来分析速腾聚创的收入构成。

目前,速腾聚创的主营业务板块具体包含产品销售(应用于机器人及其他以及应用于ADAS)、解决方案、服务等。从财报数据来看,速腾目前营收主要贡献来源于产品销售,该业务收入在今年一季度实现约3.45亿元收入,占比达到95.6%。

在销量方面,速腾的出货规模正大幅增长。

今年一季度速腾聚创激光雷达产品总销量约12.04万台,同比增长457.4%,应用于ADAS领域的激光雷达产品销量约11.62万台,同比增长542%。

表现在一季度毛利率上,为12.3%,上年同期为8.4%。其中速腾ADAS毛利率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毛损率58.5%提高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10.6%,归功于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的增长。

业绩会上,速腾表示还会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自研的SoC芯片来取代FPGA,产品价格上会有相应下降。同时随着产品起量,该公司原材料议价能力提高,原材料降本明显

另外,不同于禾赛科技主打ADAS激光雷达的产品销售,机器人相关业务也是速腾重点创收板块。

速腾一季报数据显示,机器人及其他激光雷达产品,毛利实现1140万元,较去年同期2900万元有所下降,毛利率从去年同期67.2%下降至今年一季度29%。

邱纯潮认为,机器人市场是一个逐渐上量的过程,预计明年上半年,机器人会在公司财务上呈现出较好的表现

不过在利润方面,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的一季报都仍为亏损,但有向好迹象。

速腾一季报显示,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和上市费用,调整后净亏损为8410万元,2023年同期净亏损为9500万元,同比收窄11.5%

亏损背后的一个迹象是,该季度,速腾聚创的研发费用约1.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0.8亿元增长97.4%。

至于什么时间点速腾能实现收支平衡,邱纯潮把时间点放在了2025年,也就是明年。

相比速腾的财报数据,禾赛科技3.6亿元人民币的营收,拆分其收入结构来看,禾赛科技包含产品收入和服务收入两个板块,相较速腾的营收结构更为简单。

图片

今年一季度,禾赛科技ADAS激光雷达产品收入为3.53亿元,较2023年同期4.2亿元下降16.8%。服务收入实现了61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80万元人民币微增5.2%。

交付量上,禾赛和速腾同样在出货量上都有显著增长。

禾赛激光雷达一季度总交付量59101台,同比增长69.7%;其中ADAS产品交付量为52462台,同比增长86.1%

毛利率上,禾赛科技一季度的Robotaxi业务和ADAS业务综合毛利率为38.8%,而2023年同期为37.8%。该业务板块毛利率虽然要高于速腾,但相较公司去年同期,禾赛一季度增长仅为1%。

禾赛科技一季度的研发费用约为1.9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1亿元减少了6.8%。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股票补偿费用减少6210万元,主要是由于与2023年第一季度确认的IPO业绩条件授予的股票期权相关的一次性股票补偿,被研发人员人数增加导致的工资费用增加2640万元所抵消。

利润上,禾赛科技一季度净亏损为1.069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1.189亿元

不过,禾赛科技对今年依然保持了相对乐观的估计,其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将在4.4亿元至4.6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0%至4.5%。

图片

尽管两家公司仍困在亏损魔咒里,但这两家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对于今年出货预期都抱有极大信心。

图片

从他们定下的目标来看,当前智能汽车市场需求端对车载激光雷达依然是看好的,从今年以来,一度对激光雷达需求造成巨大影响和干扰的纯视觉高阶智驾方案并没有影响两家公司业务的增长。

02.

倒计时7个月

对于今年整体出货预期,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两家都给出了明确的增长预期。

邱纯潮在5月20日晚间举行的2024年一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因为汽车的销售表现是有季节性的,一般来说,第一、二季度都属于淡季,但预计三、四季度的表现会有所好转。”

截至2024年5月17日,速腾聚创已获得全球22家汽车整车厂及Tier 1的71款车型的量产定点订单。

其中,包括一家2021-2022年全球销量最大的整车厂,这也被认为是其业务全球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落地方面,截至第一季度末,速腾聚创为其中12家客户的25款车型实现了大规模量产落地。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其激光雷达历史累计总销量突破46万台,其中车载激光雷达累计总销量超40万台。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智能驾驶配置数据库显示,2024年1月至3月,速腾聚创激光雷达装机量达11.6万台,以51.6%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

图片

现阶段,禾赛科技在前装量产市场累计已获得来自18个主机厂和Tier 1的近70款车型定点。

在此次一季度财报披露口径中,速腾和禾赛均向媒体着重强调ADAS海外业务进展。

禾赛表示已与两家全球收入排名前十的国际汽车厂商达成了激光雷达量产定点合作,其中包括一家国际顶级汽车品牌的全球量产车型。

速腾目前在海外市场的规划是,M3将作为主力产品。但由于海外时间节点推进较慢,预计要到2026年左右,才会陆续有越来越多的项目推进量产。

邱纯潮表示,“我们目前是在北美、欧洲已建立了分支机构,持续跟海外的客户沟通,另外我们在日韩也有同事在当地为客户进行支撑,我们最近也斩获了一个在2021年到2022年全球最大销量的整车厂的全球业务,这也代表了我们在海外拓展取得的一些成绩。”

速腾聚创与禾赛科技做为中国激光雷达市场的两家头部公司,正形成一定的垄断优势,第三名、第四名与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相距甚远。

两家公司在产品规划、出海策略上都有很强的针对性。

两家公司的财报几乎在同一时间公布即有很强的火药味,在北京车展之前,双方也先后在四月中旬召开了新品发布会,速腾聚创推出的高集成、小尺寸的中长距车载激光雷达MX将价格压缩至令人咋舌头的200美元。

大大推动了将激光雷达从车载奢侈品变成车载普通配件的进程。

而禾赛在上海推出的基于禾赛第四代芯片架构打造的远距激光雷达ATX,也实现了芯片化、平台化。

但CEO李一帆并未向外界明确其售价,他在接受智驾网等媒体采访时表态:“to B的市场,谈太多价格干什么。”

伴随如今激光雷达与纯视觉争议颇多且纯视觉声量占上风的趋势,激光雷达整个行业仍存在巨大的“不安全感”之中。

李一帆在ATX的发布会上更是直言:“纯视觉真的很令人讨厌。”

图片

当下阶段,市场对激光雷达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如何在成本可控的范围内为纯视觉提供1%的安全冗余,并被类比的智能汽车的安全气囊,是在关键时刻救命的配置。

随着激光雷达的成本越来越低、体积越来越小,车企对于激光雷达的需求正超越一时的技术路线之争。

从长期来看,邱纯潮认为,20万元车型将标配激光雷达,15万元车型可选装激光雷达。

图片

这当然是最美好的叙事,不过这也对激光雷达厂商大规模量产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规模越大,当然成本更低,激光雷达进入千元机的时代已渐行渐近,并将有进一步的降价空间。

据速腾聚创透露,MX发布即定点,目前已经有3款定点车型,首个定点量产量产时间在2025年上半年

而据禾赛透露,目前ATX已经获得了来自4家全球及国内领先主机厂的前装量产项目定点,预计将于2025年Q1开始大规模量产。

如今,具备量产能力的激光雷达厂商已经留在牌桌上,在熬过漫长的资本寒冬季节之后,激光雷达市场格局正趋于稳定,对于激光雷达双雄的竞争,一个最不好的预言即是,老大和老二竞争,老三没了。

激光雷达作为是中国智能汽车发展的衍生行业,但随着生成式AI,具身智能的发展,激光雷达的应用范围早已超过了智能汽车,从长远来看,激光雷达的应用和想像空间远大于汽车行业的需求。

作为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上市以来在今年交出的第一份季报,也让资本市场和行业看到了向好的信心。


x

收藏 0
打赏
相关标签:
电话:010-65030507
邮箱:editor@autor.com.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5097室
北京智驾时代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 - 2022
Auto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AutoR智驾 智能汽车网
京ICP备1402773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6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211307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