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智能驾驶热度持续走高的行业背景下,市场上配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越来越常见。但由于部分企业过度宣传,消费者认知不足,加之中国道路交通场景与驾驶行为复杂多样,相关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智能汽车实际表现究竟如何?消费者在众多宣传中又该如何拨开迷雾理性选择?对此,中汽测评对主流的六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评,并在12月29日举办“CCRT(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与评价)辅助驾驶测评解析会”上公布了市面上主流的6款热门智能车型的评测成绩。
6款热门车型,总体表现欠佳
此次测试,CCRT选择的市面上6款热门智能车型分别是蔚来、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EV、小鹏P7、宝马iX3和哪吒U pro,车型选择相关具有代表性。
测评包括性能表现与驾驶员交互两大维度。前者评价系统是否达到L2级辅助驾驶水平,分为智能行车、智能泊车和智能紧急避险的分项评价。后者评价系统是否能确保驾驶员正确使用,包含系统提示和驾驶员监控的分项评价。
最终,6款车型整体平均得分率为67.2%,总体表现欠佳。
蔚来EC6与特斯拉 Model 3 均提供辅助类加装软件包,蔚来提分显著,特斯拉则相差无多。
一,在性能表现上:
智能行车性能总体表现较好,平均得分率为91.7%。
部分车辆对前车紧急切出避让、前车急减速、前车加塞闯入、二轮车缓行、目标车占道等中国典型驾驶行为的识别与响应存在不足。
2. 智能泊车整体水平一般,平均得分为65.0%。
智能泊车是关注度较高、感知度明显的功能之一。其考察标准可归纳为4个“不”——识别准不准、停车快不快、停车歪不歪、停车偏不偏。整体表现一般,小鹏P7性能优势明显。
3. 紧急避险总体表现不佳,平均得分仅41.5%。
不期而遇的道路施工、交通事故,以及复杂路段的“鬼探头”,常让车主神经紧绷。结果显示,目前的智能辅助系统也尚无法做到从容应对。
二,在驾驶员交互方面,驾驶员监控能力偏弱。
驾驶员监控包括脱手检测和注意力监测两部分。在脱手检测方面,宝马表现出色。注意力监测方面,除了蔚来EC6,其他车型几乎没有配备。
专家建议:热切期待,冷静使用
综上可知,虽然智能驾驶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但其实际表现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其症结在于,它们未能充分适应中国道路交通场景。我们建议厂家对症下药,优化安全保障机制,完善功能覆盖。同时,也继续呼吁厂家做出准确、详细的用户指引。”中汽测评技术管理部部长周博雅表示。
智能驾驶目前还处于辅助阶段,远远谈不上“自动”。驾驶者仍需保持专注,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今年8月发生的蔚来ES8车主在开启NOP功能发生车祸时,就引发了一场关于企业是否恰当宣传与告知,以及其本身辅助驾驶功能是否存在故障的争论。
这也正好对应了CCRT此次测评对于车辆在性能表现与驾驶员交互两大维度的关注。
当然,周博雅也表示,在正确应用的前提下,智能驾驶辅助的出现一定是能提高驾驶安全的。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应坚持审慎、适度原则选车、购车,同时增加对智能辅助的理解。
当行业普遍将L2,L3等智能驾驶分级说法视为理所当然,车企也集中火力宣传其智驾功能,消费者要获得直观可靠的信息并不容易。CCRT作为独立公正的第三方测评机构提供了一种中间视角。
解析会上,周博雅预告了下一组测评车型,为同样热门的高合HiPhi X,埃安V Plus,零跑C11与岚图FREE。同时,对L3级别智能驾驶的测试也将提上日程。
中汽测评副主任李向荣表示,未来,随着智能驾驶功能的进一步普及,以及更高级自动驾驶产品的应用,中汽测评也将升级相关测评规程,计划将于明年推出中国自动驾驶测评规程。

x
-
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在崛起 2023-11-22 19:44
-
Stellantis集团将投资15亿欧元成为零跑汽车的战略股东 2023-10-26 08:47
-
大模型重塑百度智驾:落地首个纯视觉城市NOA,首款舱驾融合产品来了 2023-10-18 14:30
-
英特尔宣布成立全新独立运营的FPGA公司——Altera 2024-03-01 12:47
-
哪吒汽车 All In AI,携手360集团推进大模型产品NETA GPT 上车 2024-03-01 17:21
-
15万有骁龙8295,16万配激光雷达,零跑C10发起“配置战” 2024-03-03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