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上海车展期间,大陆集团宣布将在2020年在上海量产MK C1并面向中国客户。
随着大陆集团“零愿景”的策略展开,即通过一个驾驶效果链,感知-规划-行动,大陆集团希望实现零死亡,零伤害,零事故,MK C1是集中在规划和行动层面。
高度集成化的MK C1可以实现全速自适应巡航ACC,以及更快速的刹车响应和力度,不仅如此,这套刹车系统还顺应了未来潮流。
如今,全球各国汽车二氧化碳(CO2)排放法规日趋严格:欧盟规定,从2021年起,汽车制造商新注册车辆的每公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超过95克。如若超标,制造商需要为每克二氧化碳支付95欧元;在美国,至2020年,车辆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超过121克;在中国,这一数字是117克/公里,在日本为105克/公里。在此背景下,降低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得至关重要。
大陆集团底盘及安全事业群动态控制系统事业部负责人Matthias Matic表示,“与传统的非线控混合制动系统相比,安装在中型标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的MK C1线控电液制动系统可减少约5克/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约0.24升/百公里的油耗。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中国汽车制造商满足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 (CAFC)的目标值,实现到2020年乘用车新车的消耗量达到 5 升/百公里和2025年 4 升/百公里的目标。”
在新能源车型上,MK C1的优势则更加明显。
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排放测试规程( WLTP)是世界公认的用于确定车辆废气排放和燃料/电量消耗的测试规程。该测试是在TÜV专家的全程现场监督下,严格按照WLTP的标准在滚筒道路模拟机上进行。测试共三轮,在每一轮测试中,装有MK C1的车辆在单个循环的减速阶段,平均可以多回收160瓦时(Wh)的电能,比对标系统高出约32%。
在制动期间,MK C1始终利用电动机发电,从而回收更多的电能。制动期间产生的额外电能,在智能混合动力控制系统控制下,可以使汽车更长时间处于省油驾驶模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燃料消耗。
测试结果表明,按照电动汽车18千瓦时/百公里的能耗来计算, MK C1可以提高4%的效率。也就是说,针对于500公里的汽车续航里程,MK C1可以帮助增加差不多20公里的里程。
与此同时,MK C1也能够提供安全保障:相对于传统的制动系统,MK C1可以在150毫秒内使制动器产生足够高的压力,配备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或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可以在没有驾驶员干预的情况下,更快地从更高的车速中把汽车刹停。“制动建压需要的时间缩短了,换句话说,配备自动紧急制动(AEB)功能的车辆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检测到障碍物并进行确认,随后成功地启动AEB功能。”
安全性方面,也不用担心太多,MK C1早在2016年,MK C1在法兰克福工厂实现量产,主要面向欧洲市场,随后于2019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Morganton工厂量产,为美国市场供货,目前已经应用与阿尔法罗密欧等车型。
Matic说:“2020年底,我们将在上海为中国客户生产MK C1,这也彰显了大陆集团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策略。”

x
-
别再往里挤了,五菱宏光MINI EV的爆款故事不可复制 2023-02-14 12:32
-
特斯拉的成本为什么能降到这么低? 2023-01-29 12:03
-
比亚迪和特斯拉:电动汽车时代的绝代双骄 2023-01-06 12:38
-
微博CEO首曝享界S9乘坐体验:舒适性、售价超越传统豪华轿车,纯血鸿蒙将上车 2024-06-22 21:50
-
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5.0 2024-06-24 11:17
-
广汽埃安宣布,泰国即将新增6座快充站 2024-06-24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