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智驾 2018-06-06 19:06
中国汽车走出去为什么在伊朗、南美最受欢迎?
分享
去年我国出口了106万辆汽车,中国众多车企已开始在伊朗、南美开始布局,其走出去的步伐超出我们的想像。

注:“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汽车走出去提供了崭新的历史机遇,中国众多车企已开始在伊朗、南美开始布局,其走出去的步伐超出我们的想像。在4月26日下午,2018中国汽车论坛举办的“高端对话:‘一带一路’与中国品牌‘走出去’战略”主题论坛上,江淮汽车、华晨汽车、奇瑞汽车等海外业务负责人展开了一场有关中国汽车走出去,走到哪里的对话。这场对话可以说对于了解目前中国汽车的海外市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AutoR智驾》根据对话速记进行了编辑,略有删节。


制造.jpg


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到2018中国汽车论坛“一带一路”与中国品牌“走出去”策略的互动对话论坛,我是此次论坛的主持人许海东,“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海外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今天我们邀请到政府相关部门和在海外发展方面取得非常好成绩的相关企业和我们分享一下他们在海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也希望能给我们的嘉宾带来借鉴。


他们是商务部外贸司处长邢传先生,华晨汽车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凯先生、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张鹏先生、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公司副总经理杜维强先生和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公司董事长陈春霖先生。


主持人:商务部作为国家制定促进企业外贸出口的主要部门,在制定政策方面作用重要。


我们曾经参加过外贸司主持的会议,外贸司把中国银行、国开行等组织和我们行业协会共同协商如何用金融服务支持汽车企业走出去。去年商务部印发了对外贸易发展的十三五规划重点强调推动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统领对外开放,大力实施优进优出的战略,培育竞争新形势。汽车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产业说来有一些惭愧。我们在机电司开会的时候大家谈起如果中国哪个产业做到了世界第一,它的出口一定是世界第一。但唯独只有汽车,我们已经连续九年是世界产销第一,但我们的出口非常低。


邢处说到来自海关的统计,去年我国出口了106万辆汽车,中汽协的统计89.1万辆,14万辆的差距,其中近十万辆就低速电动车。


下面我想请各位企业先介绍一下在海外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及经验教训。首先有请奇瑞杜总。


杜维强:奇瑞走向海外已经14年,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现在整个出口量超过了130万台,我们在海外建立的服务网络和维修网络超过了1300家,在伊朗市占率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总保有量超过了30万辆,同时在伊朗也有自己的工厂和工业园区,现在正在做第二期,新增产能10万,应该说我们在伊朗的表现是非常好的。除去伊朗两个本土车企,奇瑞目前排在第三位。


在拉美,我们市场保有量超过了20万,同时在阿根廷、智利、秘鲁表现也不错。同时我们是第一家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中资企业,保有量也超过了二十万辆。


最近将在中东和北非有大动作,在北非已经完成了一些基本的工厂的建设,马上要进行组装。


所以,这是我们在国际市场的一些表现,谈到经验教训,我们最大的一个经验就是说当我们进入一个市场之前一定要对这个市场进行充分了解,对于政策尤其是行业政策,国家政策以及主要竞争对手是谁,产品如何和当地法律、税务对接等等,如果要建设工厂,要考虑当地工会的力量、当地的供应链,以及考虑本土化一些技术基础条件等等。


目前碰到的最大威胁有几种:第一个能看得见的就是货币贬值,我们目的国的货币贬值。部分国家经济下滑,政治不稳定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最近美元是我们对外出口碰到的最大威胁,汇率变化是企业所不能控制的,从去年到今年,我们人民币升值近10%,1月份到3月,换汇损失可谓不少。


加外一个可以说不是威胁称之为理念问题可能更准确一些。


过去我们企业出向海外,国际竞争一激烈,就想海外市场很大,讲究弯道超车,其实我说在传统的化石能源汽车上,要想实现弯道超车真的很难,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存在的差距。所以有一些理念一定要变,要扎扎实实先谋后动,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我们走好,今天上午我们跟广汽的一位老总讨论,他也提到,如果我们想做海外市场一定要做长期打算,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一步一步来做,这是第二点理念上,恐怕有些国内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


第三个我们在对外合作当中,我们发现我们本身对外合作的能力,海外工厂非常难找到一个全才,既熟悉国际贸易,国际交往又可以有运作合资企业的能力,这样的人才很难发现。


以上就是一点点想法。


主持人:感谢杜总简洁的介绍。话说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曾经超过一百万辆,中汽协当时专门做活动在北京友谊宾馆庆祝中国汽车出口突破一百万辆,但从那以后形势急转直下,最近再重新发展,我们已经看到现在我们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下面有请江淮汽车出口的领军人物张总介绍一下江淮2017年海外发展的情况。


张鹏:江淮汽车进入国际市场比较早,有近20年的历史了,上世纪1997年、1998年我们的轻卡就出口到拉美地区。江淮开始是从商用车,卡车和客车做起,现在开始做乘用车。去年我们出口了6.5万辆,乘用车占到了70%左右。原来商用车跟乘用车出口是一半对一半,现在乘用车更多一些。


在出口区域分布上,我们现在60%的出口是“一带一路”的国家,40%的出口是拉美国家,这是这个产品区域分布的特点。


另外一个变化是我们从产品输出开始走向技术和管理的输出。


目前我们在全球有19个工厂,但大部分工厂我们没有投资,而是通过技术输出帮助他们建厂,然后输入我们的技术和管理,在“一带一路”国家有我们9个工厂。


目前在国外组装的产品占我们出口量的60%左右,这是我们汽车出口的一个特点。


江淮汽车目前的战略是做大做强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


在南美和北非我们商用车占有率比较高,基本能够进入国际品牌前三强,包括北美的墨西哥,我们现在卡车以及我们在美国加州组装的新能源卡车。


做大做强商用车这是中国汽车产业比较有优势的类型。


在做精做优乘用车方面,我们聚焦在小型SUV,SUV特别是中小型SUV是中国自主品牌比较强的领域,去年我们出口的SUV接近4万台(包括MPV)。


江淮这几年强调做一个五有企业,有效益、有技术、有质量、有特色和有规模。


我们在海外做得也相当不错,尤其是效益方面,现金流一直表现很好。但今年像刚才杜总说的,今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跟去年相比,一美元少挣七毛钱,所以要通过技术升级,品质提升,服务加强,提高品牌的议价能力。


主持人:谢谢张总的介绍,据我了解江淮在企业战略中第一个提出来出口要占到20%的企业。好,下面我们有请华晨的陈总给介绍一下华晨在海外的发展情况。


陈凯:华晨做海外也做了十几年了。开始以一般贸易为主,现在是以KD(散件组装)合作的形式为主,目前我们在俄罗斯、埃及有自己的分公司,在伊朗设立了办事处,另外在朝鲜、东南亚包括将来在中南美都会去布局一些KD工厂的合作。


刚开始我们主要是两个车型,一个是轿车一个轻客。但是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一般贸易在海外发展上将会越来越小,所以目前我们去年出口了5万4千辆汽车,其中绝大部分到了伊朗,至去年9月,我们在伊朗出口的总量达到了8万辆,今年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销售了1万5千多台。


包括在埃及、俄罗斯我们也在积极寻找推进KD的合作事宜,慢慢由一般贸易往这种KD的合作形式去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华晨集团还是要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发挥我们更多的力量,未来我们计划在“一带一路”国家,继续保持我们这种优势,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包括目前我们在伊朗除了KD的合作,我们还会把我们的产能转移到伊朗,也会在伊朗设立发动机的合作工厂,引进更多的高端车型,在伊朗树立我们海外的一个品牌形象。


关于在海外发展有什么经验可谈,前面几位老总也说了很多,我们的情况也相似,我补充一点,就是汽车在海外去开拓市场的时候,一定不能盲目追求速度,不能找到一个经销商就马上合作,在从长远角度看,你想在这个国家做到一个什么样的规模,选择合作伙伴一定要谨慎。


我们有时候因为一个国家的合作伙伴当时选择上可能有些问题到后来再去更换,这个过程会浪费很多时间。


有时候一个合作伙伴选错了,可能几年就浪费过去了,所以说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要经过多方面的考察,哪怕慢一点,但也不要就是着急。


选好一个合作伙伴,有了一个坚实的依靠,当地这些政府关系、国家政策,包括各方面的通关这些就有一个很强大的支持,为未来的发展会有一个持续的助力。


我主要讲这些。


主持人:谢谢陈总,特别是他最后这一点经验,应该是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发展过程中也是应该说拿教训堆出来的,大家可能都了解,如果关注中国汽车产品的进出口一定会知道,我们中国是进口的整车多,而出口应该是零部件为多,包括美国大家都知道是我们汽车商品出口第一大市场,但大部分是零部件,也就是说零部件的出口是我们汽车商品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想有请我们德赛的陈春霖董事长来介绍一下发展特点。


陈春霖:再谈经验之前,我先说一下背景,德赛西威在2010年以前是西门子的一个合资厂,而德赛集团作为30%股权的合资方。我们经过两年的谈判,最后从想卖到想买,再到最后德赛成功把外方的股份买了下来。


这是一个背景。


2010年自主以后我们说我们有这么多年来积累的所谓国外经验,摇身一变作为中国企业该不该保留这些经验,还是只聚焦于中国的市场,当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个本土国际化的思路。


在确定了战略规划以后,我们在2011年底去新加坡成立了一家分公司,也就是说走出国外的第一步。


大家会问为什么会在新加坡?


我觉得新加坡作为一个中西文化融合的地方,我本身也是从新加坡过来的,有所谓的人脉资源,相对来说在那边建立一个公司也是比较有信心,这是第一步。


另外在欧洲因为我们有西门子的背景,2012年底在德国我们建立了一个服务欧洲的分公司,日本广岛公司成立主要是为了服务我们海外最大的客户。


为什么要走出国外?其实中国的市场这么大,我可以选择聚焦中国市场不走出国外,但根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国外客户的种种需求,跟我们中国客户是不一样的,它的需求能够带给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所做所为是不是能够做到国际化的水平。


同时也可以让我的团队保留对国外的接触,保留一个有国际化思维的团队。


第二当你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当我们把技术转让给合作伙伴生产的时候,他可能对这一块不了解,可能会造成生产上的浪费,双方可能还扯不清,所以我总结的教训是双方要把条件谈清楚,开放态度。


既然是合作方,我把技术制造的细节无偿告诉你,但你要把资源摆进来,同时要建立管理制度,定期派人过去,他定期派人来学习,这是我们走出去的一个经验。


还有一个我们走出去,在新加坡、日本、德国这些外部公司的总经理都用当地的人,我一直说他们在管理、企业文化方面比我派人过去好。但经过几年之后,我现在开始派工程师到德国、新加坡去,常驻两年来培养人才,这样能够把人派出去见海外客户两、三年之后再调回来。


主持人:有一点听起来的点传奇,他把西门子的股权收回来比原来做得更好,好像去年已经上市了?


陈春霖:去年底上的市。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奇瑞汽车一直是我们中国自主品牌出口第一名,据说现在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已占到整个出口量的80%。我想请杜总来给我们介绍一上在“一带一路”这一块,是怎么样开拓市场的?


杜维强:奇瑞2017年出口量11.8万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销量占总比超过了80%,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其实是有一些战略性布局,比如说在伊朗建设了工业园区,总产能产能规模达到了16万。


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一直在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我们认为不应仅限于“一带一路”,它也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奇瑞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在理念、经营、实践、研发等等方面我们都按照共商、共建、共同前进来做的。我们一定要有双赢的思想,只有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福祉,才会真正互利共赢。


第二块,我们要加强本土化,要服务于当地社会,回馈当地社会,这也是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


我们在伊朗成立研究院,在当地设计,不断改进我们的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们开始提供了第二代甚至第二代半的产品,我们一些车进入中东国家要提供十万公里、甚至十五年和发动机终身保修的服务。

还有一个就是坚持企业的核心价值,强化自己的责任,回报当地社会。


在伊朗地震的时候,我们在第一时间派小分队去支援进行救灾,在一些拉美国家我们赞助他们的国家足球队,建希望小学,用这种方法在整个沿线国家传播友谊。


最后一点,“一带一路”国家各个国家情况不一样,会有很多不同的政策,甚至有些政策并不合理,但我们觉得既然要进入那个国家的市场就要遵守当地国家的政策法规,在北非,当它出台新政策把其他中欧品牌都挡在外面,大家还在讨论的时候,我们已经动起来按照它的要求进行车辆试验,按着新标准建厂。现在已经产生了第一单子,而且非常巨大。


主持人:他没有选择,只有你们是合格的?


杜维强:只有我们进去抓住了这个商机。“一带一路”上的国家跟我们国家在历史上源远流长,有天然亲近感,再加共商、共建、共享,这个很得人心,二者结合,就能取得成绩。


主持人:谢谢杜总的介绍,说得非常实在,下面我想向江淮的张总提一个问题就是你觉得自主品牌在海外发展面临的最大考验是什么?


张鹏:我认为第一个要有全球思考,要有战略布局,另外一个就是本土行动,也就是说你怎么去落子。


我们开始规划也没有想到做这么多工厂,我们希望多点突破,以点带面,在区域中心去组装,然后出口。实际大家也可以看到贸易保护或者说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所以他也要求在本国进行组装。


我们现在在尼日利亚、苏丹等相对落后的国家已经在组装我们的产品。


在巴西原来可以整车进口,当时的汇率较低,后来巴西调整了政策必须要进行当地组装,并把进口关税上提,原来我们的产品是国际品牌的百分之七八十,这之后,比国际品牌要高百分之十到二十,我们从最多的时候一年三万多台一下到最低的时候一年才两千多台。


所以要不断调整。


从整车出口到散装最大的挑战是本土化,在“一带一路”国家,到国外组装这个压力非常大,特别在非洲,你要组装一个好优质的产品很难,送到泰国去做培训,回来以后他又忘了,比较难。要做本土化,一定要培养他们的产业基础。


另外一点,未来我们到底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是什么?


我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很多年前我们是整合全球的资源造中国车,这十年我们是整合中国资源想造一个世界车。


所有的东西虽然我们讲做KD(组装),我们都是从中国把这个零部件搞到国外去进行组装,但是人家现在说你不能都从中国来,你必须要在当地进行制造,不能简单的组装,而且人民币汇率推着成本上升,怎么去消化?


国际品牌他们是整合世界资源造世界的车,它是多点布局,包括汇率问题、贸易对冲问题。


我认为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就是说中国的汽车产业只有融入世界产业获取整个价值链,把蛋糕做大进行分享,这对于我们是是未来最重要的挑战,当然也蕴含着机遇。


主持人:我理解张总的发言应该是说汽车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中国有最大的市场,当然,我们所有的供应链在中国都可以本土化,但是你往外走的时候,你不能完全依靠中国,你要通过全球布局来实现产品竞争优势,所以这一点是给中国汽车企业海外走的时候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优势,就是因为我们的车型在中国经过了几十万上百万辆车的试验。但针对本地化的改进以及供应链怎么带出去,而这之外还有一个最核心的品牌。


我们的轻卡学习的是五十铃,现在在墨西哥价格到五十铃的90%,那10%在哪儿?其实是品牌。所以下一个问题,我想提给我们华晨,我们中国自主品牌在宣传自主品牌打造自主品牌方面有哪些经验或者说想法?


陈凯:我觉得首先你要去宣传你的品牌,要搞清楚这个品牌的本质是什么。


我认为品牌背后有两个东西,一个是质量,第二个就是服务,如果你想去宣传自己的品牌把这个品牌做好,前提要把汽车质量这一关把好,第二个售后服务一定要到位,只有把这个提前做好了,才能去谈品牌,如果没有这两个东西,去宣传品牌,品牌是立不得的。我们现在伊朗项目是华晨集团总经理亲自挂帅,上升到集团战略的高度,项目负责人可以直接向总经理去汇报,在国内,从生产包括包装各方面,严抓质量关,在服务上,我们派出大量技术人员常年驻扎在伊朗,及时解决当地的问题。


这是品牌建设的前提。


最近我们刚上市了一款SUV产品看华V7,宝马派出团队帮助我们进行汽车质量方面的设计把控,搭配了宝马发动机,目前我们计划把它引进到伊朗,这样可以在伊朗树立一个比较高端的品牌形象。


主持人:下面,我们想有请德赛西威的陈总这一块,在德赛西威里面已经简单提到,我们有一个由国际的本土化,到本土的国际化这样一个概念,所以我想请陈总把这一块适当展开一点,给我们介绍一下,因为这个里面融合着一种说得很简单,融合着一种文化,不管是从你外面到中国,你文化要融合,如果你要走出去,同样你要和当地的文化融合,没有文化的融合,你一定在那个地方生存不下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土不服,下面我们有请陈总。


陈春霖:谈谈本土国际化,的的确确文化层面,我们在部署我们国际这几个点的时候,包括我们将来其他的分公司的开设的话,我强调刚才我说的,我一定会用当地的人来管当地的业务,因为他肯定对当地的法律法规对当地的人文文化各方面都比较清楚。当然这个里面我也是西门子的背景所以在各个地方要找人,过去人脉不是很多问题,但是有一点就是说在建立文化当中两个层面,一个是当地请的负责人他首先认不认可接不接受为中国公司打工,心理上将是一个挑战,就是说在很多时候他们会认为中国公司从薪酬各方面的待遇是给不起外企,咱们现在中国公司给的比外企更大发,这几年我们在海外是很大发的,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能跟国外当地大的公司相比较,他们提供是很稳定的,我们让他们来打拼开拓新天地,压力是不一样的。


第二,我们也发现我们的经验当中,包括如果作为广州是我们总部的时候,沟通很多时候是不一样的,我们国外的同事跟咱们中国人沟通方式,中国人沟通比较含蓄,到底是你管我还是我管你,很多时候我们就举一个例子有一次财务报表的时候,我们德国的财务负责人说不好意思我休假,你等我休假回来再做给你,他说不行,我的报表是哪一天就要完成的,就是说到底谁是总部,谁是分公司,这个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我来说,这个学习过程本土国际化一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德赛西威在海外的几个部署,我们也很幸运在当地受教育的或者在当地读书的中国人,有好处,包括在德国在新加坡我们都有一些中国人在里面,我们国外的分支部跟我们总部的一个桥梁,包括不断的劫持,他也已经了解当地的文化,他在沟通上比较顺畅这也是我能看到,但是我也坚持一点,我们不能在海外的公司变成全中国人,变成中国公司,应该由海外的国际人士来管这个事,所以这个对我来说,本土国际化从文化层面来说,每一年我们都会举办两次的全球的会议,甚至在日本、新加坡我们都会开,真正走向国际化,这笔钱省不了。这一点,所谓的本土国际化这个钱这个投资,是投资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省不下来的,如果大家真正走到这一步,很多时候我们一出国这个钱太多了,这是一个投资。


第三,这个里面,像这样交流说我尊重你,你也尊重我,很快大家没有说你是谁,我们是一个团队作为本土国际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这样才能够说一步一步的将来到我们在其他公司开分公司如何复制,如何确保德赛西威文化是能够传承,是能够复制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好,谢谢陈总,国际化这种融合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非常不容易,今天上午大家都听了李书福的发言,他说了一句话“通过和沃尔沃的合作所获得的这种心得和体会,所以我才会敢跟奔驰合作。”不要小看这句话,在合作之初沃尔沃是走下坡路的,吉利兼并过来之后沃尔沃现在发展好不好?去年出口美国两万台,从中国生产的车出口到美国。这个融合能力可以说大部分的中国企业目前还没有理解。有了这个能力,奔驰才能接受它。中国企业在往海外走的过程中以后会有大量案例出现,但不像大学教授所讲的“文化融合”四个字这么简单。怎么做,大部分不会。


这一轮对话结束以后,我想请邢处谈谈感想。


邢传:刚才听了几位汽车老总分享的经验,我有两个感受,一个是主持人提的问题特别好,第二个觉得回答都经过深入思考,是几十年经验的总结。


听完几位老总介绍,我对汽车产业走出去的状态有了新的认识。这个认识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第一方面我们汽车产业在走出去的理念、能力、状态和群体的协同方面都有提升。理念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说,第一个是共赢,这个理念刚才各位老总都说到了,以前我们的产品尤其是优势的中低端产品去抢占市场,蜂拥而至,经过一番厮杀集体退出,这是我们传统的模式,以前在摩托车上曾经上发生过。但今天听各位老总的话,不是去抢占市场,是去培育市场,而且要慢一点,在慢的过程中强调跟当地共赢,不仅要自己挣钱同时要让当地政府、当地的群众有成就感、幸福感,这就是理念的飞跃。


第二个竞争力提升,我们现在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走出去,而是技术、服务、品牌、质量在同步走出去,甚至是文化也在走出去,当然现在还没有达到标准走出去。下一步汽车再要迈上一个台阶的话,那可能就是标准和文化的真正走出去。但是今天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是竞争力提升。


第三个自信,以前总感觉中国自主品牌走出去或者横向看的时候,看其他品牌是仰视的,但今天感觉我们是平视的。江淮的车在北美市场从跟竞争对手50%的价格差异到现在90%基本上接近了,这是很大的自信。刚才秘书长提到李书福与沃尔沃、奔驰合作,这是我已经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它,有这样的底气去做这个事情,这是整个汽车产业的底气和自信的体现。


最后一个也是非常难得的就是“错位”。汽车走出去在市场定位不同,现在这种格局已经有了苗头,以往都是同一个市场扎堆,现在开始差异化,有北非市场,有印尼,有北美,不是大家扎堆在同一个市场同质化竞争,而是差异化有自己特点的竞争,我觉得这是一种良性的表现,也是我们汽车真正走向成熟的表现。


我最后总结一下,我们汽车在理念上要共赢,在竞争力上在提升,在状态上很自信,而且在整个群体的协同上进行了差异化竞争,甚至是合作,所以我对我们的汽车走出去很有信心,祝我们汽车产业越来越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邢处精彩的总结。我们进入第三轮问题,请我们在座的嘉宾对中国品牌的国际化进行一个展望,就是从你企业自身出发,同时你去看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走的过程中,你能给一个判断,我们要多长时间,我们最后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先从杜总开始。


杜维强:我觉得汽车在未来三五年之内一定有一个大爆发,这是因为中国汽车的理念开始转变,刚才提到的,产品提升得很快,质量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的水平,所以在化石能源传统汽车方面,我们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但更大的发展可能在新势力,新能源这一块,中国汽车确实很有希望,更具优势,相比较其他的一些国家相比。


主持人:杜总的话刚才实际上邢处也提到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的标准已经开始在往外走。亚洲的新加坡想节能减排,引入新能源大巴车,但是它既没有标准也没有车辆的安全要求甚至充电怎么弄都没有,但又要引进。它就请了中国的客车企业,把对方的的标准都拿过来,一起共同研究,我们实际上已经在开始输出标准。


下一个,有请江淮的张总讲一讲。


张鹏:我觉得汽车产业的魅力就在于它集成了所有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无论是传统的化工还是现在的互联网无人驾驶、新能源,都集成在一起。所以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一定会出现世界级品牌,出现世界级品牌也代表中国所有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进步和得到全球消费者的认可,我认为这一点还是非常的重要。


陈凯:这次车展可以看出来中国的车是越造质量越好,越造越漂亮,我们企业也坚信中国汽车一定会走向世界,现在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我希望为目标奋斗五到十年时间,中国生产的车一半出口到世界各地。


主持人:好,非常高的一个目标,50%出口。其实一个国家的形象不是靠宣传,靠的是产品,当国外民众在用中国产品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宣传中国的形象。我们的服装、玩具等等已经出去了,如果汽车出去,那是真正代表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所以我们非常希望中国汽车企业能够越走越好。


下面有陈总谈一谈零部件。


陈春霖:作为零部件供应商,我认为中国的品牌要建立品牌,我觉得从一开始无论从第一步开始到最后交付产品的时候,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出质量。很多国外做不到的是咱们的勤奋,咱们的灵活和勤奋是一个品牌建立,的时候如果你在质量达到国际的水平,同时,你又能够以非常勤奋非常灵活客户服务心态的话,这就是我们能够在市场上建立一个非常好的品牌,大家都会找你。


主持人:好,谢谢陈总。中国汽车产业是一个后发的产业,人家的汽车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我们从改革开放真正开始快速的发展,我们到现在也就是三十年、四十年,我们是一个后发,后发你就需要追赶,人家也跑,你怎么追,所以两条路,第一艰苦奋斗,华为大家研究提的是什么,艰苦奋斗,当然任正非后面还有一句话,不让奋斗者吃亏,就是在分配机制上面你要支持他艰苦奋斗,什么是艰苦奋斗?人家干八小时,你干十小时,我比你多跑一段时间,这样我有可能追赶,第二个追赶你的效率比人家高,也就是说你需要创新,但是全世界的各国聪明程度差不多,上帝是公平的,每个国家都有高智商的人,也有中等智商的人,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好的创新,这两点如果说总结出来,应该说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特点。我相信中国汽车产业一定能够成功,一定能够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一极。


那我们今天的论坛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大家!

x

收藏 1
打赏
相关标签:
电话:010-65030507
邮箱:editor@autor.com.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5097室
北京智驾时代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 - 2022
Auto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AutoR智驾 智能汽车网
京ICP备1402773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6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211307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