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网 2017-04-14 16:29
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 员工持股能治汽车国企什么病
分享
4月10日,浙江公布首批5家国企混改员工持股试点名单。而在1月18日,上海市国资委印发的《关于本市地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首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已明确,将遴选5-10户企业开展首批试点,最终名单会在4月份公布。

各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浪潮再次袭来。近日,上海、北京、重庆等地陆续发布改革方案,其中,北京圈定包括北汽新能源在内的6家竞争性国企率先开展试点;重庆今年欲推动国企集团层面10家企业试点员工持股;而在这之前,上汽集团也发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告,其中,大股东和核心员工持股认购1.8亿股。

  

汽车国企员工持股的改革正在陆续推开,此轮员工持股的推进,将对汽车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起到怎样的作用?员工持股能否解决汽车央企人才流失严重、体制机制僵化等问题? 


将员工和企业“捆绑”在一起 

  

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推行员工持股,始于去年国资委、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试点意见》),之后各地纷纷开启国企员工持股试点改革。1月19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非公开股票发行。此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50亿元,发行价格为22.80元/股,发行股票数量为6.58亿股。其中,大股东和核心员工持股计划认购1.8亿股,其余部分由6家机构认购;两会期间,北京市国资委副主任杨秀玲透露,已敲定新能源、生活性服务业、文化创意等领域的6家竞争类国企开展员工持股试点。随后,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公开表示,北汽新能源将成为北京第一个进行员工持股的国有企业,并计划于2018年上市。 

  

身处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汽车业成为员工持股先行先试行业,为了解决人才流失严重、企业活力不足等问题,汽车国企希望借助员工持股旧貌换新颜。在记者以往的采访过程中,接触到的国企高管在谈到人才培养时,纷纷强调人才流失严重,其中,造成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收入问题。因为体制机制原因,国企高管薪资难以和灵活性较强的民企抗衡,以技术骨干为例,民营企业可以通过高薪吸引人才,而国企却很难拿出有竞争力的薪酬留住人才。员工持股不仅可以增加核心骨干的收入,还可以把员工和企业“捆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员工持股,‘连股连心’之后,员工和企业的利益绑在一起,有利于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表示。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就是资产债券化和员工持股两个方面,而推进员工持股是今年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研究员孙少岩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强调,员工持股的目的就是建立利益联合体,改变过去国企中员工只是企业雇佣者的消极被动状态,让股权帮助员工成为企业主人。“但是,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一定要在竞争性行业展开,否则,在垄断性行业展开很容易变成福利输送。”孙少岩表示,当前,我国汽车业处于高度竞争状态,汽车国企有率先展开员工持股试点的条件和现实需求。 


助推国企自主产业发展 

  

“现行国企中高层领导多是委任、派遣,有一定任期。对于这些体制内领导者的考核,主要指标多为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或经济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领导者在主导企业经营过程中过度关注眼前利益,而对企业的长期规划投入不足。”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研中心主任吴松泉认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企业需要制定长期规划、持续投入,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发展,需要企业在研发、品牌建设方面做好合理规划,否则难以取得成效,这也是我国大型国企自主品牌发展不强的关键所在。而员工持股的推进,可以让企业的主要领导者或关键技术人才和企业建立更密切的联系,由此,员工、尤其是领导者会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将对推动企业自主品牌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按照相关规定,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者多为国家干部,他们的薪酬待遇很难达到民企的职业经理人或领导者的水平,这种情况在汽车业尤其明显。政企不分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流失,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孙少岩也强调,员工持股的推进,让国企核心骨干得到经济补偿的同时,对企业留住人才、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他建议,对于技术人才,也可以采用专利或技术入股的形式。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也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员工持股后形成结构性安置,有利于汽车国企留住拥有技术专长的人才。“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管理人才还是拥有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构建好良性的人才梯队,才能让企业更具活力。”吴松泉强调,当下的汽车国企,要想发展自主品牌必须拥有足够的人才队伍,而员工持股或许是其必要支撑。 

  

不过,石磊也强调,员工持股不能搞成普惠制,一定要有选择、有侧重。《试点意见》也规定,员工持股要侧重管理层和核心员工。 


能否见到实效尚待观察 

  

在我国,推进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早已有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有过大规模的员工持股改革,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如今,在国企改革进程中,再次推进员工持股,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石磊表示,员工持股不是万能良药,目前不宜期待过高,尤其对已经先行先试的汽车国企,目前还很难判断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初员工持股的失败,关键在于当时我国的股市规模相对较小,而国企大多缺乏竞争意识,且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如暗箱操作,有些人甚至家族持股、贷款持股,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背离了预期目的。”孙少岩分析,此次员工持股与20年前有很大不同。首先,《试点意见》对员工持股有严格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其次,强调在竞争性行业试点。在高度竞争市场环境中,员工作为股东要想获得股权收益,必须帮助企业盈利,有助于形成员工-企业利益共同体,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最后,此次员工持股改革,用试点的方式展开,条件成熟的企业、行业率先推进,或可避免相关问题的产生。当前,无论是证券市场的管理,还是股市的发展都已经与20年前大不相同,相信此番员工持股改革的推进会找到更适合市场需求的途径。


智驾注:本文转载来源为中国汽车报网,由AutoR智驾转载。


714474974066146016.jpg

x

收藏 1
打赏
相关标签:
电话:010-65030507
邮箱:editor@autor.com.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5097室
北京智驾时代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 - 2022
Auto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AutoR智驾 智能汽车网
京ICP备1402773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6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211307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