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2 17:32
一径科技石拓:让20万级别车型都消费得起激光雷达
分享
我们觉得需要完整的法规,需要政府去领导,建设法规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来引导自动驾驶行业有序落地。同时我们相信,激光雷达应该并且必将成为智能车的标配,它将成为最终的一个最核心、最后的安全保障的核心传感器,当然我们全行业都在推动激光雷达进一步降本,让所有消费者尤其是20万元的汽车能够消费得起激光雷达

3月31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清华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协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在京开幕。


本届论坛为期三天,以“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为主题,共设有2场全体会议、9场开放专题论坛和4场闭门会议。论坛同期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新车展示、产业链及核心零部件展示、以及多个重磅课题研究报告发布等全面贴近产业实践,促进跨界交流的互动活动。


在第三天的“智能汽车论坛”中,与会嘉宾主要讨论了芯片、操作系统、域控制器等智能汽车关键技术进展;智能汽车进入量产阶段的整车进展;车路云一体化进展及趋势;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发张格局与创新路径;智能化阶段的产业链企业关系;构建智能汽车发展的新生态体系等议题。


在论坛现场,北京一径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石拓先生发表了相关演讲,以下内容为演讲全文,简单编辑,未经本人审阅。


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参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论坛,也感谢百人会的邀请,我们是一径科技,来自于北京海淀区,我们公司在激光雷达行业来说是成立的相对来说比较晚的,跟刚才的鲍总我们是友商同行,鲍总也是在激光雷达行业做的非常不错,开拓了很多激光雷达的先河,我们也从我们一径科技过去几年发展的实践来跟大家探讨一下我们一径科技在激光雷达方面的一些进展以及我们的思考。

    

今天报告的题目是“从用户体验角度重新审视激光雷达的需求以及智能驾驶的辅助系统”。

    

首先第一部分是对于激光雷达上车的一个理性思考。大家都知道,刚才在前面的PPT里面也出现很多遍了,SAE的分级从L0到L5一共6级,前3级是人需要准备随时干预的,眼睛一定要盯着前方,我们大脑一定要随时关注车辆前方的路况。L3到L5级人可以分心,大脑可以离开驾驶的情况,可以干其他的事情。这个从我做了这么多年工程师角度来说我觉得是一帮做自动驾驶车辆的工程师他们制订的自动驾驶的规范。可以看到很多主机厂包括自动驾驶供应商都在说我们现在在做L2和L2+,现在有++后面还有+++,昨天余凯博士也说,他觉得十年之内全自动驾驶都不会到来,他觉得后面一定是L2+++,如果说一个自动驾驶的分级大家都不会沿着它的路径在往前规划自动驾驶的产品、自动驾驶的路径,规划你们技术的发展方向,那这个分级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在今年年初我们在美国CES实验室听到一个关于Mobileye关于自动驾驶的分享,是不是从用户角度来说我们重新定义一下自动驾驶的分级,从用户角度来说其实跟车辆相关的就是几个事情,一个是我的手、一个就是我的眼睛,如果我的手可以离开我的车辆、我的方向盘,其实我的驾驶疲劳感是可以大部分放松的,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减缓的。如果我的眼睛可以离开前方,我就可以有精力干其他的事情,如果双手和双眼都可以离开,最终在各种各样的工况下都能够适用的话就是一个没有驾驶员的状态。所以从用户角度考虑自动驾驶问题可能对于我们做激光雷达也好、做传感器、做自动驾驶的方案更有意义。在这里随着我们的双手的离开、随着我们双眼的离开,对激光雷达、对自动驾驶的硬件传感配置需求必定是快速提升的。

    

2022年我们认为是一个激光雷达上车的元年,尤其是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把激光雷达装到了他们最高级的车辆上,并且实现了大规模量产,这是在去年我们做的统计数据,大概全年国内的前装量产的车辆大概有12.99万辆,将近13万辆,整体上从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分布是在40万以上的车型,30到40万的车型因为主机厂产品的定义,目前销量还不多。还有一部分是20到30万的车型,其实大部分肯定是集中在中高端车型。因为目前激光雷达还非常贵,基本上贵的激光雷达在万元级别,还有一些激光雷达在三千左右级别,导致整个上车的时候大家都会考虑激光雷达带来什么样的体验的提升、带来什么样的作用,所以目前激光雷达还是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中高配置的车型上,什么时候能够下探到更低配置的车型其实也是我们全行业都在探索的路线。

    

从布局方式来说目前有三种配置方式,装在车顶单前向是主流的方式,还有小鹏的双前向在左右两侧,还有华为的三个激光雷达一个前向,左右两侧各一个。我们是不是在未来几年里面看到更多激光雷达的装置,我们目前看到有些主流的在考虑1+3、1+4、1+5,或者更多的激光雷达的配置方式。

    

另外一个就是装机率的问题,在高端豪华车上以蔚来为代表他们是全新标配,但是大部分还是选择在高端配置的高配车上才选装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没有成为一个标配就意味着我们要在算法端做高配和低配的区别,低配适配毫米波雷达做大量的工作,在高配方面又要针对激光雷达做激光雷达算法的适配,其实会带来很多工作上的浪费。

    

激光雷达就是在进入2023年以来遇到了更多的灵魂拷问,尤其是1月份特斯拉大幅度降价,对于很多主机厂造成了很大降价的压力和降本的压力,很多主机厂今年的整车的降本目标可能是在25%甚至更高,还有很多主机厂比如一小部分代表他们说要将激光雷达甚至自动驾驶的整个系统降本达到50%,这个对于整个自驾系统里面包括域控、域控芯片、传感器,尤其是以激光雷达为代表的最昂贵的传感器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降本压力。

    

这就对我们所有的激光雷达厂商形成一个灵魂拷问,激光雷达到底在车上有什么作用?我们上车以后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什么样的感知,消费者什么时候能够接受更贵的激光雷达、接受更好的激光雷达或者接受更贵的智能驾驶系统,这是我们全行业接下来要去努力思考和努力回答的。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激光雷达在车厂主要有三个功能,第1个功能是弥补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不同的感知能力,能够有非常清晰的三维空间构建能力,三维空间的感知能力,非常精准的测距和定位能力,这是目前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所不具备的,尤其是激光雷达稳定的点云输出,它不受一些杂散物体的干扰,能够精准给出激光雷达的传感。

    

第2个是在这些精准传感数据的输出下,自动驾驶的算法应该能够给到消费者更好的感知体验。最终是激光雷达作为整车最后一道安全保障,给整车、给自动驾驶提供最好的安全等级。但是问题在于,普通消费者很难建立一个激光雷达性能参数和最终消费体验的链接,同时激光雷达对系统体验的参数,很多主机厂的OTA还没有升级,还没有推送到客户那边去,体验感还没有打开,这是目前体验还有很大漏洞的地方,最终还有一个问题,激光雷达增加了实际是安全,但是安全这个东西是需要大规模的数据经年累月积累之后才能体现出来的,所以安全很难成为一个销量的代言人,大家往往会把这个放在最后。

    

我们觉得,接下来激光雷达还是需要更长时间的上车适配,尤其在算法端、感知端、自动驾驶算法体验做的更好可能消费者才会更加买单,消费者买单装机量才会上去,才会迎来激光雷达的春天,我们觉得2025年才是激光雷达最终迎来爆发的一个拐点。

    

对于激光雷达的配置,我们目前市场上看到有长距的、短距的,我们公司一径科技是最先在市场推出我们需要有长距加短距结合的方案才能适配不同的车型、不同的需求,从ADAS前装量产到L4的Robotaxi到不同的场景,对于L2级的ADAS来说,我们感觉它是更加以消费者属性为主导的一种需求,这种需求它是低成本和可量产行为主导的需求,但是对于Robotaxi,对于限定场景的无人驾驶它更像一种生产工具,生产工具属性更能主导,所以这些客户的需求更多是需要激光雷达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在这里面成本的优先级也很高,但是往往要让位于高性能。在这里面我们要针对无论是L2还是L4各种各样的客户给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方案,这就是一径科技在开发我们产品端所做出的努力。

    

首先我们开发出第一款市场上FOA最大的补盲激光雷达,也是市场上最大的补盲激光雷达。它的角度有140度的水平视长角、70度的垂直视角、等效160线,拍摄30米可以给车身30度实现一个非常好的无死角的补盲的效果,同时我们迭代升级了三联视,这是我们面向乘用车前装量产激光雷达的升级,同时在尺寸、功耗、重量方面都有了30%左右的下降,同时在成本方面更加面向前装量产的低成本的属性。在短距基础上同时基于我们的MEMS增进技术,开发了基于1550光纤激光器APD阵列芯片的前向超长距的MEMS激光雷达,具有250米的探测距离,180线的等效线数,0.15度乘0.06度的超高分辨率,也是目前MEMS激光雷达行业内最有潜力的激光雷达的性能的TOP1。

    

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公司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其实核心还是源于我们公司在激光雷达行业尤其在底层芯片、光电芯片、MEMS芯片和SOC芯片方面不断的积累,包括在器件方面的自研分装,不断提高器件级别的可靠性来实现整机量产的可行性。

    

下面是几个我们的应用案例是在Mobileye Robotaxi上装载了6个激光雷达,在特拉维夫、纽约、慕尼黑等等几个城市在运营。这是我们和百度合作的新一代RT6,装载了4个激光雷达在他们下一代的车上。同时这是我们自己的样车,装载了前向长距激光雷达和6个短距激光雷达,同时我们也和很多国内包括尤其是海外头部的主机厂在合作,今年我们会有多个量产车型跟大家见面。

    

这是我们激光雷达一个典型的点云示意图,包括城市路段,装载了一个前向250米的激光雷达和6个超级的超短距捕盲的激光雷达,这是在城市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路段,可以看到车道线包括很小的一些物体。这是在隧道路段,这是在泊车场景。所以目前我们的激光雷达可以说是MEMS激光雷达里面性能的天花板。

    

在量产方面我们从2019年开始准备自建产线,2020年落地第一条产线,目前已经通过了16949的认证,以及90001认证以及26262的功能安全认证。这是我们的生态合作伙伴,这里面包含我们在商用车、Robotaxi和乘用车以及投资伙伴和我们的投资股东。   

    

分享一下我们对未来的展望,我们相信在十年,经过大家的努力,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无人驾驶是一定会到来的,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测量,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量化,没有道理是到不来,但是这里面需要一个在工程,从工程的角度需要在成本、时间和可实现性之间做一个权衡,没有一个东西是能够保证百分之百安全的,所以我们觉得需要完整的法规,需要政府去领导,建设法规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来引导自动驾驶行业的一个有序落地。同时我们相信,激光雷达应该并且必将成为智能车的标配,它将成为最终的一个最核心、最后的安全保障的核心传感器,当然我们全行业都在推动激光雷达进一步降本,让所有消费者尤其是20万元的汽车能够消费得起激光雷达。

    

谢谢大家。


x

收藏 0
打赏
相关标签:
电话:010-65030507
邮箱:editor@autor.com.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5097室
北京智驾时代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 - 2022
Auto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AutoR智驾 智能汽车网
京ICP备1402773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6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211307
关注官方微信